中国人最早栽培的农作物
我国最早栽培的两种农作物分别是水稻和栗。
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的发现,使中外学者不得不重新下结论:最早的种稻人就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小米(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介绍:
水稻水稻属于谷类作物,是我国人民早期栽培出的农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水稻为一年生禾本植物,高度在0.5~1.5米之间。叶片狭长,多为披针形,触感粗糙。水稻喜高温、湿润且光照充足的环境,种植技术以插秧为主。
水稻也叫稻谷,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作物,分为籼稻和粳稻。在成熟采收后,去掉稻壳,可以得到大米。大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淀粉和微量元素物质。大米可以煮成米饭供人食用,口感清香软糯,碎米也可以用来酿酒,供人人们饮用。
粟介绍:
粟是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人民早期栽培出的农作物,原产于中国,在朝鲜和东南亚等地区也有分布。粟为一年生禾本植物,高度在0.2~0.7米之间。叶片狭长,多为条带形,边缘长有纤毛。粟适合在温暖、干燥和光照充足的环下生长。
粟也叫小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分为籼稻和粳稻。粟的谷粒可以食用,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物质,可以煮饭、制糖和酿酒。粟的茎秆和茎叶可以用来喂养马和牛等牲畜,种仁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入药,用途较为广泛。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