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尽全力用科技绘就未来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创新惜鸿影,技法兴‘麦橘’”团队聚焦“科技强国 青年共创”这一实践主题,在2022年12月12日——2023年1月10日期间,分赴四川、福建、陕西等8个省、30个市、50余地,以科技为依托用青年力量为生态文明铺路架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捕捉鸿影,画全民保护鸟类

“了解到雅安市林业局对鸟类监测的需求,并在与林业局进行沟通讨论后,我们决定在不影响公园整洁度、美观度和鸟类生存舒适度的基础上,利用浅滩、矮树洞、芦苇丛等平稳且开阔的自然优势,全方位设置观测点,准确把握摄像头观测点的放置,力将鸟类湿地公园做到90%以上全覆盖。”“飞鸿留影”团队在队长卫泽东的组织带领下,1月19日首先到雅安张家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拍摄并记录湿地实际情况,标记好适合安装观测的机位。同时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流,获取了更加确切的鸟类保护监测和管理需求。

“我还从来不知道张家山公园里有这么珍稀的鸟儿。”一位游客接过看着小卡上的鸟类介绍,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做的事情真有意义,慢慢地,我们也要加入进来。”团队精心制作的鸟类知识宣传小卡不仅向游客传递出关爱鸟类、保护鸟类的心愿,也获得了当地工作人员的肯定和支持。


图为团队在张家山公园拍摄湿地实际环境

枝叶捧鲜,画柑橘甘甜可口

“橘祥如意”团队以“高产量、高质量、低成本”为目标,团队15名成员在一同前往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柑橘园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分赴6省、12市进行调研。“我们想要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当地种植业。国家一直对农业技术发展高度重视,我们希望可以为柑橘种植产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实现降低成本、带动种植户,从而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

团队切实走访当地富有种植经验的果农并与多个乡镇和农业合作社进行深入沟通。“我们在种植方面也还算积累了许多年的经验了,但估计产值产量、检测果树病虫害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个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改善。”

依托学校科研学术成果,根据在种植过程中暴露出的痛点问题,进行模型构建、算法改进、系统开发、平台落地。团队成员在实地调研时通过拍摄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着发现的新的问题和思路,并且与多个基地签订了协议,达成了后续长期深度合作的共识。


图为团队在丹棱县果园观察柑橘生长情况

风吹金黄,画喜看麦浪千重

1月3日,团队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市、陕西省渭南市农业个体户田地、四川省达州等地等地采取“三线合一”方式开始了为期15天的寒假社会实践,以农业工作者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展开对农村小麦种植机制的研究。团队从小麦生产种植现状及种植效率低的原因两方面着手,参观当地的小麦种植基地、调研采访农业工作者,从农户中获取小麦行情、长势以及了解其相关需求,切实明白农户所想。

“毕竟没有实际种植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可能理想可行,但真的放在具体的作物、具体的地区、具体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可能就不适用了在与小麦种植领域的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农民进行交流后,获得最真实的种植经验和体会,从而了解到了小麦生长种植中最真实的情况。”一位成员与农民交流后感慨道。本次调研团队走进社区和田野,将农民的经验数字信息化,让小麦的生长培育情况成为共享资料,方便后续更为科学的统计记录。


图为团队成员向农民调研小麦长势情况

眼下,冬小麦正安稳越冬,果农也在为柑橘采摘做准备,广袤的良田大地又在孕育新的丰收的希望。作为川农信工学子,“创新惜鸿影,技法兴‘麦橘’”团队将在实践中贯彻“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将理论知识融入鲜活的实践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为助力强农兴农、助力乡村振兴“青”尽全力,让青春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路上绽放绚丽之花。(罗洁、赖孟珍)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