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牵起致富牛过上牛日子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惊蛰已过,万物复苏。

  3月18日,天刚蒙蒙亮,崇山峻岭怀抱里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科哇村已经从沉睡中醒来。在科哇片区塔城养殖园区内,几位村民开始忙着清扫牛棚、铡草、喂料。

  标准化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牦牛正悠然地嚼食着草料,“哞哞”声此起彼伏,看着自己辛勤喂养的牦牛由少变多,一天天成长起来,韩阿里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放在四年前,他不敢想象,自己竟能养近百头牦牛。

  韩阿里今年56岁,年轻时,他和村里的其他农民一样,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务工,一年也有万余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于是,他萌生了养牛的想法。

  “养牦牛,咋挣钱?亏了咋办?”

  “牦牛奶有人上门收。”“镇上组织培训,提供最新的养殖技术。”“想扩大生产,有小额贷款。”“缺技术缺劳力,可以委托园区代养。”

  政策支持加上政府帮助解决销量,让韩阿里消除了后顾之忧。他家的牦牛也由最初的10头增加到了现在的95头。

  先前,科哇片区牛羊养殖户达500余户,存栏量超过1.5万余头,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养殖户享受到“出户入园”带来的便利与实惠,由科哇片区7个村党支部牵头整合散养户200头牛,通过按50只或100只的整体,为期五年保障总数不变的基础上,以集体名义出租给园区专业养殖户,科哇片区散养户通过收租的形式每年共收益12万元。

  为发展产业、集中打造品牌、解决散养环境脏乱问题,白庄镇党委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近900万元,建成24座面积超7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大棚和超过300平方米的草料库,截至目前,园区规模已达2万平方米,牛羊存栏量超4000余头,通过园区厂房出租、牛羊肉销售、草料种植、牛羊幼崽出售、牛羊有机肥出售等产生直接或间接效益达150余万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模式。

  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政策,韩阿里的心里乐开了花。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每头牦牛能卖1.7万多元,按照现在存栏数算,相当于他这几年攒下了四五十万元。“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努力搞好养殖,然后再盖上几间新瓦房,让自己的日子也‘牛’起来。”韩阿里笑着说。

  “从小小的养殖户到大型的养殖场,园区建立起规范的利益分配和管理体系,既转变了养殖户的思想观念,也实现了养殖户增收和饲养成本的‘一升一降’,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白庄镇镇长韩海龙介绍。

  科哇片区7个村因地制宜,采取“支部引领、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充分发挥大场大户致富引领作用,引导养殖户由传统散养向设施精养有序转变,辐射带动牦牛产业扩群增量、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在延伸园区产业链条中,通过吸纳周边脱贫户进入园区务工,订单鼓励农户及合作社发展饲草种植,传授现代化畜牧养殖模式以及养殖技术,激励引导农户及合作社扩大标准化养殖规模,引进饲草料生产、有机肥加工、屠宰加工、冷链分割、仓储物流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等形式,不断延伸园区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牦牛产业产品附加值,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有机结合、同步提高。

  韩会明是上科哇村年轻养殖户,常年外出务工,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回到家乡,通过“牦牛托管”的方式,把自家牦牛交给园区集中养殖,每年年底,可按照一头牦牛500元进行分红。合同到期后,园区会将代管的牦牛归还给他。

  “家里缺乏劳动力,过去想发展什么都困难。如今,将自家牦牛托给园区统一管理,年底有分红,我自己也在园区找到一份工作,每月能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实现了一份劳动两份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韩会明感慨,自从有了园区,就像把牦牛存到“银行”里一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循化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引导农牧民依托科哇片区靠近夕昌天然草场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吸纳各方资金,赋能牛羊养殖,逐步实现人畜分离,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的养牛新模式,树立了牛羊养殖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下一阶段,我们将对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建成活动场、生活区、饲草料棚、青贮池、污水处理终端、粪污集约化处理加工车间等设施,将建成存栏量超3万只的现代化养殖园区,提高牦牛产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让牦牛产业成为群众持续增收,发家致富新的增长极,形成一业兴、百业旺,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实现‘示范创建一园,统筹带动一镇’的良好效果。”韩海龙描绘出了园区的未来蓝图。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