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高产种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四川省广元高产种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_冉刚忠
1 种用母鹅的选留
种鹅是养鹅业的基础,要发展养鹅业,必须选留优质种鹅。需经初选、预选、精选和定种4 个过程来筛选。民间选种很大程度上是从季节和眼前利益来考虑,多选择“早春鹅”或“清明鹅”作种,前者是选留后当年开产,后者是选留后翌年开产。这两种选种方法,短期利益明显,但很难达到优质选种要求,种鹅生产性能也不会很高。雏鹅出壳重要求在 95 g 以上。雏鹅体大,毛色光亮,活泼好动,叫声洪亮,眼睛明亮有神,卵黄吸收好,手握挣扎有力,脐孔愈合良好,周围有绒毛覆盖。
2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刚选出的后备种鹅,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放牧地条件的优劣每日补饲精料2~3 次,中、小型鹅 100~200 日龄、大型鹅 130 日龄以后才能转入粗饲。对选留的种鹅一定要利用“先紧后宽,先精后粗”的限制饲喂法,这样既可培养雏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促进鹅的骨骼和消化机能发育完全。到秋季时,种鹅仍以放牧为主,在晚秋,应由原来的限制饲喂改为适当放食,以利恢复体力,促其生殖器官快速发育。饲料也由粗变精,由少到多,这样母鹅食量和体重增加很快,达到产蛋前的最佳状态,称为“小变”。采用自由采食,提高精料比例,而青饲料不中断。经过这种“催蛋料”的补饲,有望在当年春节前后产蛋。
3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
临产母鹅食量加大,喜欢采食矿物质饲料。产蛋期母鹅的饲养管理,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饲料配制方面,采用配合饲料或者全价饲料,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为 18% 左右,并且饲料投喂要先精后、定时定量,精料每天每只 150 g,青料 500 g,每天饲喂 4次。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或平时驱赶不要急速。保证舍内外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任其自由饮用。母鹅产蛋时间大多在凌晨,早上放牧不宜过早。母鹅产蛋期间要勤捡蛋,并注意保持种蛋的清洁,收集起来的蛋,钝端向上,铺平存放。鹅场一定要有水上运动场地,便于游泳配种,如必须在舍内配种时,一定要采用厚垫料,且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青
母鹅的产蛋量少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更有饲养管理条件落后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要使母鹅产蛋量提高,必须既抓选种选配,又抓饲养管理,特别是营养管理。生产中具体措施:一是实行人工控制温度,为母鹅提供最适宜的温度;二是采用人工补光,延长母鹅的光照时间;三是做好生产记录,加强育种选育工作;四是改变孵化方式,采取人工孵化,从而延长产蛋周期;五是改善产蛋母鹅的日粮结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4 母鹅休产期的饲养管理
川北苍溪县一带的鹅种,一般在每年清明后,母鹅产蛋减少,质量变差,生殖暂停,进入休产期。此时要对母鹅采取特殊的饲养和管理,采取制羽和拔羽,一般采用强制换羽法,加快种鹅进入休产期。拔羽必须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开展。人工拔羽的方法有手提法和按地法两种。手提法适用于小型种鹅,操作员左手紧握鹅的两侧羽翼,把鹅提起悬空,使鹅两翼张开,右手用力顺着主翼羽生长的方向将主、副翼羽拔掉,然后拔去尾羽。按地法适用于大型种鹅和初次拔羽操作者,操作人员左手提着鹅的颈上部,右手鹅的两脚向后拉,把鹅按倒在地,然后操作人员用双脚夹住母鹅,左手手指温柔固定鹅颈,同时捏住鹅两侧羽翼,右手用力拔去左、右主翼羽和主尾羽。凡是已自行换羽的种鹅, 不能再人工拔羽。加强拔羽鹅的饲养管理。当天拔羽后,鹅群不应放牧,只能圈在圈舍,喂料、喂水和休息,保障温度、通风,不能让鹅下水,防止细菌感染毛囊引起发炎。次日可放牧下水,但要注意避免烈日暴晒和雨淋。气温低时要注意保温。营养方面,除放牧外, 要加强补饲,特别是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饲料的添加以及青饲料的投喂。饲料中适当添加赖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促进羽毛生长和身体体能的恢复。
捉住
5 种母鹅的疫病防治
5.1 小鹅瘟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种鹅要在开产前 1个月,注射小鹅瘟 - 新型病毒肠炎二联苗,间隔 7 d 重复 1次。
5.2 禽流感
在雏鹅 35 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70 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5.3 禽霍乱
又名摇头瘟,由巴氏杆菌引起,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或者禽霍乱如毒疫苗注射预防,间隔 4 个月重复 1 次;按 0.02% 比例在饲料中拌入复方新诺明,也可以预防禽霍乱。
5.4 鹅浆膜炎
通过疫苗免疫或者杆菌肽锌预防治疗。
5.5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细菌病用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预防治疗。
5.6 球虫病和其他线虫病的防治
可以在梅雨季节投放球虫药,地克珠利溶液饮水或盐霉素、克球粉等拌料。每年定期驱杀线虫 2次,间隔 6个月,常用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可同时驱杀体内外寄生虫。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