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陆地黄金蚝好蛎厉嗨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数字福建

火红的炭炉冒着热气,烤架上的蚝肉滋滋发出声响,蚝壳里的汤汁顺着壳沿慢慢下滑。一勺灵魂的“蒜蓉酱”,让蒜香与蚝鲜充分融合。

蚝肉的鲜甜与蒜的辛香在空气中升腾,伴着红色的火焰边起舞,再加一把葱花、一勺辣油让人即刻体味大海的味道。

这便是夏季夜宵拍档碳烤生蚝的高光时刻。或许各地食客觉得大海不是生蚝的“家”,烧烤店才是。

四处游“蛎”

海洋世界的贝类旅行家

生蚝是一种软体动物,原名是“牡蛎”。生蚝是它的“小名”,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艺名”,广东、福建称牡蛎为蚝或蚵,江浙一带称他为蛎黄,辽东一带呼之为海蛎。

作为贝类中的佼佼者,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2亿年,因为优秀的“生存技能”遍布在全球各地。

从印度海岸到澳大利亚、从东亚沿海到西半球、从环太平洋地区到西伯利亚,任何有人类居住的海岸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当仁不让地被称为“贝类中的旅行家”,四处游历,踏遍全球各大海洋。

因所处海域不同牡蛎的外形呈现纷繁复杂的样式,造就了形态各异的“牡蛎家族“。

目前全球的“牡蛎家族”已有100多位成员,常见的主要在法国、澳州、美国及中国等地,日本、冰岛加拿大等国也同样有他们的身影。

纵观整个“牡蛎家族”,总有一些鹤立鸡群的代表,比如以“绿腮”称奇的法国绿翡翠生蚝、出生日本却火在美国的熊本牡蛎,当然,作为世界第一大牡蛎出口国的中国,更是拥有牡蛎家族的庞大体系。

其中福建、山东及两广地区尤其“高朋满座”,广东汕尾的生蚝因其硕大的个头而远近闻名。他们普遍都能长到15cm大小,和一个成年男子的手掌一边大。得天独厚的“外形条件”让汕尾生蚝讨得“个个硕大”的美名。

山东乳山牡蛎以“可生食”的优势在众多“牡蛎兄弟”中杀出重围。乳山海区几乎不受任何污染的海洋环境让当地人有“生吃生蚝活吃虾”的习惯。保留源滋味的乳山生蚝更是有官方下场认证,成为地理标准商标。

而福建漳州牡蛎的“高傲”在于它深厚的底蕴。如果说乳山生牡蛎是玉树临风的“小鲜肉”那漳州牡蛎必定是饱读诗书的“大文豪”。

福建漳州历来盛产牡蛎,早在清朝地方志书就有记载用破瓦缸、乱厂头养蚵的史实。虽然漳州牡蛎个头稍小,但鲜味却毫不逊色,绝不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蛎”所当然

一口气吃掉整个夏天

江湖上,各地牡蛎君各有特色,而在美食届他们更是各有各的“杀手锏”。作为海味届“贵族”,牡蛎有着征服食客的强大魅力。

无论是“生食”“清蒸”还是“碳烤”,鲜甜之味,绕炉三尺,是全国食客的“夏日必备“。

被称中国“蚝门”之都的山东,以其对生蚝的沉迷,全方位地保留其原味。“生食生蚝”在山东盛行,新鲜的生蚝直接开壳后蘸柠檬汁或芥末酱享用。一口下去,唯余香甜。

而浙江人同样深谙烹制牡蛎之道,清水烧开,冬笋丝和当地腌制“咸菜”一同下锅,笋丝的鲜和咸菜在锅中翻滚,加入一小碗“牡蛎肉”,瞬间吊出汤水的鲜香,一碗牡蛎笋丝汤出锅。

谈到“吃”,牡蛎君必会收到来自福建、广东的请柬。广东人尝牡蛎的“鲜”,福建人爱牡蛎的“香”。

首先必须提的是广东籍的老大哥——“蒜蓉粉丝蒸生蚝”。“粉丝”+“生蚝”的传统cp组合,原地“c位登场”。

“粉丝”与“生蚝”互相成就在清蒸的水汽中,生蚝鲜美多汁,肉柔软爽滑,裙劲道弹牙,而粉丝,因沾染了生蚝的鲜、蒜蓉的香、豉油的咸,而变得美味异常,让属于夏天的鲜味在口中蔓延。

除了蒜蓉粉丝蒸生蚝,不得不提及的是在夜市“风靡一时”碳烤生蚝。作为烧烤界的“天花板”,“碳烤生蚝”自是有自己的“秘籍”。

让鲜嫩的生蚝宁愿居于炭火上的一定是那勺“秘制蒜蓉酱”,“蚝肉”遇上“蒜蓉”的组合,一定要形容大概是一种“恋爱”的感觉,鲜美的滋味让食客沉醉不知归处。

福建人以“海纳百川”之肚量,对牡蛎更是丝毫不手软。经过广东的“上火山”,福建开始送牡蛎“下油锅”。

融合福建当地传统又独特的烹制方法,福建人将牡蛎肉和地瓜粉混合后煎炸,创造出闽南特色菜肴——牡蛎煎。

浓稠的蛋液加上清甜可口的海蛎,配以当地最纯正的地瓜粉,调制出香醇浓稠的粉浆,清香味的青蒜与粉浆一同下锅,在锅中成型的牡蛎,以新的形象“再次出道”,出现在福建人的家庭餐桌上。

都说“福建人的一天,从一碗粥开始。”牡蛎至福建的旅途更是不能落下“熬粥”的“打卡”。牡蛎粥又叫蚝仔粥,用糯米、瘦猪肉、瑶柱、虾仁、淡菜、芋头下锅,并加入灵魂“牡蛎肉”与猪骨高汤一起熬煮。靠着牡蛎君的“鲜香”让福建人拥有“香”一整天的快乐。

牡蛎的风采已经惊艳各地饕客。如今,想要在全国各地吃到新鲜的牡蛎也已不是难事,通过“液氮速冻锁鲜”技术,只需稍微解冻,就能在家尝到来自大海的味道。

竭尽全“蛎”

“海中牛奶”到“陆地黄金”的转变

在餐桌上,食客对牡蛎的的探索永不停止。国人对牡蛎的着迷更是让牡蛎的产量在十年内增长了45%。(环球时报)牡蛎家族的日渐强大催生出庞大的牡蛎产业,而牡蛎养殖更是成为中国的“拿手好戏”。

在全世界最会养牡蛎的中国,各省的“养蚝”技法更是旗鼓相当,而福建以占据全国牡蛎家族近四成的高产,成为中国牡蛎家族的半壁江山。(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福建的“漳姓”牡蛎。

养蛎经验丰富的漳州可是福建牡蛎的大家族,拥有福建省最大的牡蛎养殖基地,家族成员覆盖达全省60%,也就是说10个牡蛎中有6个来自漳州。(姓“漳”)

凭借着对“蚝”的热情,漳州人不段探索科学的养殖方法,将牡蛎像串粽子一样吊养在海水中,保证牡蛎生活在纯自然的海水中,仍然方便渔民捕获。

一排排吊养着的牡蛎围造出全省最大的深水抗风浪基地,真正实现了养蚝、吃蚝的“全方位自由”。

深厚的养殖“功力”支撑起庞大的牡蛎养殖产业,海量的牡蛎引发各地食客探索各式各样的“牡蛎吃法”,除了吃牡蛎、养牡蛎,牡蛎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细节那就是“牡蛎的家”——牡蛎壳。

随着各地美食爱好者对牡蛎的追捧,一个个牡蛎“离家出走”,而吃完后废弃的牡蛎壳固体成了一大难题。而聪明的福建人充分运用牡蛎的“剩余价值”,力争让每个牡蛎都“死得其所”。

“千年砖,万年蚵”这是在闽南地区的一句俗语,说的就是牡蛎壳非常的耐用。

在泉州,沿海地区的渔民通常会把撬下来的牡蛎壳建造房子,一来解决了传统砖瓦易腐蚀的难题,二来在解决牡蛎壳污染环境的同时更是起到美观的效果。可谓,一举好几得!

独具一格的“蚵壳厝”,可以说是当地实打实的“蚝”宅。兼具实用与美观,成为沿海渔村的独特风景线。

除了“以蚝壳为砖”,通过现代工艺也可以将牡蛎壳“变废为宝”。勤劳的漳州人将牡蛎壳二次加工,研磨成粉状,牡蛎壳经历一次“变形记”,从“蚝多余”变为“蚝给力”。

从“污染物”华丽转身为“调理剂”的牡蛎壳应用于环境治理的各个领域,成功做到一只蚝有好几副面孔。

漳州人将小小的牡蛎变为“陆地黄金”,创造出新的生态闭环,让牡蛎从大自然中来又通过土壤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发挥沿海人民的智慧,实现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

从碧波荡漾的海岸跨入青翠叠嶂的山间,立于山海之间的漳州人会吃、会养更会用,不负大海的馈赠,一物多用,变废为宝,打造出属于漳州的“牡蛎王国”。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