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6元一根玉米被怼如只考虑眼前农民是否赚钱格局小了

最近网络上最火的莫过于辛巴与董宇辉关于玉米的论战,6元一根的玉米到底值不值?这个环节里农民到底赚没赚钱?如果农民没赚钱,那钱被谁赚去了?

网络世界里真真假假,众说纷纭。最近,做了10年大宗农产品买卖服务的小编和东北一个专门做鲜食玉米的加工厂,也是一亩田牛商用户聊了聊,全面的了解了一下产地玉米各个环节的成本。

先说结论,从出厂价与东方甄选标价之间的利润率约为30%。什么玉米卖这么贵?

一亩田上覆盖全国所有的农产品品类,玉米因为更多主粮作物,并不算最大的品类,但也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鲜食玉米种植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京津冀、甘肃、江浙沪、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和广东等地。

鲜食玉米有别于普通玉米,它是指乳熟期采摘新鲜果穗,以果穗或籽粒供直接食用、加工的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等,其可溶性糖或支链淀粉含量需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所以我们吃到的很多此类玉米的甜度都比较高。

如果按照每玉米穗的价格的话,普通玉米穗出地头可能只有几毛钱的价格,这种地头价就超过了1元。

一亩田牛商介绍,东方甄选的玉米品种是糯9玉米,在东北地区的地头收购价为1.2元每根,他们代工的工厂在当地很少种植,主要是通过订单种植的方式生产。这么贵的玉米,农民会多赚钱吗?

并不。

回答这个问题,要具体拆解各个环节的流通过程,农民负责玉米的种植,加工厂负责玉米的加工,从农产品将其转化成可以售卖的商品(不做加工的玉米相信连3天的运输环节都撑不了),然后是渠道销售方,渠道又可以分为东方甄选这样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C端渠道,也包括一亩田这样的专门针对批发的B端渠道。

客观的说各个环节都是追求利润的,对农民来说,每亩地的价格按照1.2元计算,其每亩地也就出2000根,满打满算每亩地的收益在2400元,按照一亩田牛商的介绍,农民每亩地的收益也就在800-1000左右,对于一些没有很大经济实力,就靠着几亩地谋生的农户来说,自然算不上高收益。

根据其算的一笔账,玉米地头收购价约为1.2元/根,然后进入工厂加工,蒸煮、预冷、速冻、消毒、抽真空,出厂成本就到了2.55元。这其中我们不容易注意到的真空袋子都要0.45元一个。加上人工、外包装、快递费、损耗等,每箱玉米的出厂价格就到了35元。从加工厂到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从35-50元的价格提升,也是优势渠道的利润空间,30%当算合理。

由此可见,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成本不可小视,这在6元每根中占据至少25%,而农民能否由于市场端的高售价多赚钱呢,也未必。农民不赚钱,就不是好生意吗?

别着急!

做了11年农产品销售的小编知道,对农民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销路,汗滴禾下土的辛苦种植,每年秋季收货以后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卖的出去、还能卖个好价钱。

像小编联系的这位一亩田牛商在当地的种植面积12000多亩,通过周边收购的方式总体覆盖面积达到40000亩,这么大的量只能通过一亩田这样B端批发的方式来销售,几年间,不仅货整车整车的销售,还带动了1500多人的就业。这是批发的好处,量大,但要有规模。

东方甄选之类的C端平台直面消费者,将很多消费者日常未见或者少见的品牌讲述了很多五彩斑斓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农产品产地的精彩,这对农产品品牌走进产地也是有好处的。

B端和C端的销售旺盛首先代表了市场的稳定需求,市场稳定之下反馈到当地产业就是更加稳定的销售渠道,对于加工厂来说,产能充分释放,还能获得盈利空间,对农户来说,不担心销售,获得稳定收益。这类良性循环的形成才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们都讲乡村振兴,这种良性循环的产业不就是乡村振兴吗?当农户稳定销售、工厂持续出货、消费者获得好产品之后,这就是农产品流通的最佳模型,让生产更科学、流通更高效、食品更安全。

市场是乡村产业的龙头,只有当市场与产地的良性循环建立起来之后,才会最终从终端逐渐反馈到产地生产端,包括品种升级、价格提升、面积增加等等,也都会自然形成。

小编相信,农产品只要做好销售,好事早晚会发生。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