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饲养疾病防治

    羊痘: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症状为病初发烧(41—42℃),眼、鼻粘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1—2天后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发生圆形斑点,很快形成痘疹结节,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在局部涂布紫药水或碘酒,粘膜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并涂碘甘油。预防每年定期注射羊痘疫苗。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隔离或淘汰病羊,未发病的羊可进行紧急免疫。
    羊口疮:为痘病病毒引起绵羊、山羊及人类感染的人畜共患病。年轻的动物最易感。启东曾发生过该病的病例。症状主要发生于口和鼻的粘膜皮肤结合处发生增生性结痂。一般不必采取治疗措施,一个月左右可自行恢复,亦可在结痂处涂布紫药水或碘酒。不应该将结痂祛除,否则会延迟疾病的治愈。病羊补充营养和水分。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