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再爆发吻鱼发病率超8成多图分析病体再教您如何防治

01

链球菌的发病规律

链球菌病是我国多种海水、淡水鱼类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原有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格氏乳球菌等。其流行于高温期,在水温28℃以上或水温变化大时易感染。刚开始感染链球菌时如不及时治疗,时间长会导致鱼不吃料,死亡率不断增加,比较难处理。链球菌的生命力比较顽强且适应能力较强,大部分的水域都生存并复发。

02

链球菌发病概况

在华南地区常见易感链球菌的养殖品种有:罗非鱼、黄颡鱼、台湾泥鳅、笋壳鱼,鲻鱼、海鲈、盲曹、黄鳍鲷、金鲳,蓝子鱼等。除罗非鱼感染的是无乳链球菌外,其它大部分鱼感染的是海豚链球菌。佛山伦教镇仕版村是长吻鮠的传统养殖村,养殖面积超过500亩。从今年7月上旬高温期开始陆续出现长吻鮠死亡,至8月中上旬发病塘头超过8成,严重的鱼塘每天损耗几千斤至上万斤。特别是感染锚头鳋(丁虫)的塘头,杀了丁虫后死亡暴增。经我们塘头取样检测后主要症状有以下:

塘头症状:主要是在水面上慢游、爬边、吊颈。

体表:下颚溃疡、红肿和出血现象,鳃盖边缘、大部分鳍条充血,肛门红肿。部分塘口病鱼的体表,口腔鳃丝有锚头鳋(丁虫)寄生。烂鳃、鳃丝黏液增多,眼球发黄、浑浊。

解剖症状:鳔外皮严重充血、脾肿大暗红,脑有血性积液。



图1塘头长吻鮠爬边



图2塘头长吻鮠吊颈



图3塘头长吻鮠慢游



图4塘头损耗的长吻鮠



图5长吻鮠体表



图6下颚点状溃疡、红肿,充血



图7鳍条发红,锚头鳋



图8眼睛发黄



图9烂鳃,鳃丝锚头鳋寄生



图10长吻鮠解剖内脏



图11脑血性积液

取少量后肾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能长出乳白色、圆而微凸、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



图12培养基上的菌落

挑取一个菌落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链球菌特征性菌落。



图13挑取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镜检

取脾和肾用无菌水碾磨做药敏,发现阿莫西林的敏感度最高。阿莫西林>利福平>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新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



图14取脾肾做药敏实验

取肝、脾、肾、心、血液,脑做印片、用吉姆萨瑞士染色,在1000倍油镜下观察。



图15油镜下观察的肝



图16油镜下观察的脾



图17油镜下观察的肾



图18油镜下观察的心脏



图19油镜下观察的血液



图20油镜下观察的脑

03

链球菌暴发的原因

1、养殖密度过高、投喂量大、底部污染严重,使得病原菌大量繁殖,感染鱼体导致发病。

2、高温、水温变化大时易感染。

3、感染锚头鳋后,更加容易患上链球菌病。菌体可通过伤口处感染,导致鱼体质下降。

04

链球菌治疗方案

1、首先检查鱼体各部位是否有锚头鳋,如有锚头鳋,建议等鱼稳定后再杀虫,杀虫后需消毒,防止伤口感染。经我们塘头调查感染锚头鳋的鱼塘杀虫后死亡率会暴增。

2、选择敏感度高的药物进行内服,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足量足够疗程。

3、一个疗程结束后可选用维生素C、胆汁酸、黄芪多糖等内服增强免疫力。

4、定期用温和性消毒剂消毒,如:二氧化氯和碘。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