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5月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这些病害要注意防治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5月气温将逐步升高,全国普遍进入生产旺季。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2022年天气情况,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对5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2022年5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5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等。

一、鱼类疾病

1. 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患病鱼出现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解剖查验发现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发病水温为22℃~28℃。患病鱼体色发黑,体表以广泛性充血或出血为主要症状,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患病鱼鳃丝肿胀,濒死鱼鳃血管易破裂而出血,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者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充血,鳔壁出现点状或斑块状充血。江苏、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 刺激隐核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鯵和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22℃~26℃。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情况下可诱发该病暴发。患病鱼体表和鳃出现大量黏液、有许多小白点等症状,镜检小白点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福建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主要危害石斑鱼、鲈、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30℃~32℃。患病鱼厌食,出现体色发黑、腹部膨大、头部出血、眼球浑浊外凸、鱼体畸形、间歇性乱窜打转、离群或侧躺于池底等症状。广西等省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 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发病水温为18℃~28℃。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d~2d内就会死亡。广西等省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甲壳类疾病

1. 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发病水温为18℃~30℃。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患病对虾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水面游动。浙江、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 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发病水温为16℃~32℃,对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患病虾肝胰腺萎缩,肌肉发白,鳃和足发黑。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 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水温为24℃~31℃。患病虾出现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群体中体长差异大等症状。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主要危害对虾。患病虾生长缓慢,表皮畸形。福建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022年5月北京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5月份北京地区天气迅速回暖,水温上升很快,平原地区的池塘水温会上升至18℃~25℃,甚至达到28℃。山区流水池塘的水温会在8℃~12℃。各种微生物滋生,病原将从4月水霉病为主,慢慢转向细菌类疾病。山区因为水温低,水霉病还会时有发生。池塘养殖鱼类可能会发生烂鳃、肠炎、赤皮、打印、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疾病。

一、病情测报

1. 草、鲤、鲫鱼等品种:易发生烂鳃、肠炎、赤皮、打印等疾病。其中鲤鱼易发鲤浮肿病,鲫鱼易发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重点关注平原地区,如通州、顺义、平谷等。

2. 观赏鱼(金鱼)和锦鲤:易发生烂鳃、肠炎、赤皮等疾病。其中金鱼易发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易发鲤浮肿病。重点关注朝阳、通州、顺义、房山等。

3. 虹鳟、鲟等品种:易发生水霉病、烂鳃等疾病;虹鳟鱼苗易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以上疾病重点关注怀柔、密云和房山地区。

二、防控措施

1. 鲤浮肿病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

(1)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治疗鲤浮肿病和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的有效药物,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①购买检疫合格苗种,或从国家、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阴性苗种场购买苗种,避免引入带病原苗种,否则防不胜防。

②控制养殖密度不宜过高;尽量与一定比例花白鲢混养。

③投喂高质量饲料,并加强管理,避免残饵导致水质突变;投喂含免疫增强剂(酵母培养物、三黄粉等)饲料15d后,再投喂正常饲料1个月,依次轮换。

④投饵区安装增氧设施,防止局部缺氧;定期监测水质,避免溶氧缺乏;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h~2h,阴雨天以及清晨水体氧气不足时开动增氧机。

⑤一般15d一次定期对水体消毒。使用消毒剂时,注意水质以避免水质突变,老水酌情减少消毒剂用量。

⑥关注天气,在天气突变前停食、增氧;稳定水质,避免水质突变。

⑦不要定期投喂抗菌药物、杀虫药物预防疾病,不使用强效改底药物,不倒池,避免采取应激管理措施,避免鱼体受伤。

⑧养殖前拉动底泥,彻底清塘;养殖工具专池专用;尾水消毒后排放。

(2)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疑似鲤浮肿病和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典型发病样品到有资质实验室诊断。同时紧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①立即对养殖场相关鱼池采取隔离措施,限制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及时捞出病死鱼并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排放养殖用水需经消毒处理。

③停止投喂饵料、停止用药、停止换水,打开增氧设备,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5mg/L以上。

发病4d~5d后,适当泼洒中药(三黄粉、大黄粉等)。发病的同池鱼,如同时患有其他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疾病,至少待发病10d以后,再开始治疗这些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

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1)预防措施

①消毒水:在孵化和苗种培育车间进水口处安装紫外线消毒仪或臭氧发生仪,对车间用水进行消毒。

②消毒用具:孵化生产前,车间内全部容器、工具消毒后备用。

③消毒受精卵:受精卵使用聚维酮碘消毒。

④孵化管理:孵化过程中,及时收集卵壳。

⑤对孵化车间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外来人、工具等严格控制。

⑥发现鱼有异常迹象,随时捞出处理掉,处理地点远离养殖用水。

(2)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疑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发生,应立即向当地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报告,并送样品到有资质实验室诊断。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控制措施:

①发现发病迹象,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掩埋地点远离养殖用水,并使用生石灰等处理。

②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8mg/L~12mg/L。

③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④鱼发病时慎用消毒制剂或移动鱼,以减少应激。

⑤对养殖排放水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⑥减少投喂。可在饲料中添加大黄等药物投喂。通常发病持续7d~10d,之后死亡率明显降低。

2022年5月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进入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烂鳃病、车轮虫病易对池塘投放苗种产生较大危害,还应关注鲫及其变种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风险。

一、病情测报

1. 池塘养殖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竖鳞病、溃疡病、水霉病、车轮虫病。5月存在发生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风险。上述疫病重点关注区域为蓟州、宝坻、武清、宁河、北辰、西青、东丽、津南、静海。

2. 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易发生溃疡病、烂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大港、塘沽、汉沽。

3. 南美白对虾:易发生固着类纤毛虫病。重点关注区域为大港、塘沽、汉沽、宝坻、武清、宁河、北辰、西青、东丽、津南、静海。

二、防控措施

(一)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治方法

1. 加强对外来及本地鲫鱼苗种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的主动监测,评估该疫病在生产中的传播风险,并将该类疫病流行风险降到最低。

2. 对检出阳性样本的池塘要实行严格隔离制度。严禁阳性鱼用于其它养殖或繁殖;对阳性池塘养殖用水要用碘制剂彻底消毒;对阳性池塘要严格清塘后方可进行养殖生产。对阳性池塘至少要进行两年的监控,直至连续两年检测转为阴性后方可放开管制。

(二)鱼类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竖鳞病、溃疡病、烂尾病、水霉病防治方法

1. 在人为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对养殖动物保护,避免人为因素致养殖动物外伤而诱发细菌病和真菌病。

2. 对已发疫病,外泼国标消毒剂,内服国标抗细菌(或真菌)药饵。

(三)鱼类车轮虫病防治方法

发病后,淡水、半咸水池塘全池泼洒0.7g/m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

(四)南美白对虾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方法

1. 更换新水或泼洒国标净水剂,降低养殖水体有机物含量。

2. 发病后,全池泼洒防治固着类纤毛虫病的国标渔药。

2022年5月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5月份,随着气温的快速回升,养殖水温也逐渐升高。部分养殖品种开始放苗,各种病害开始增加。根据近几年同期河北省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5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病情测报

(一)鲤浮肿病

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等,发病水温为17℃~30℃,尤其在20℃~28℃易发病,水平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发病急,死亡率高,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患病鱼行动迟缓,呈昏睡状,眼球凹陷,烂鳃。河北省内陆鲤鱼和锦鲤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主要危害虹鳟幼鱼,3月龄内的鱼易发病,并造成大量死亡,水温在8℃~15℃时易流行,带病毒苗种流通是该病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患病鱼狂游,突眼有腹水,肛门处拖1条长而粗的黏液便,鳍基、口腔、肌肉出血。河北省太行山、燕山虹鳟鱼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三)细菌性肠炎病

淡水鱼主要危害草鱼、鲤、鲫鱼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海水鱼主要为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河北省内陆淡水鱼主养区和沿海海水鱼工厂化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四)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属养殖虾类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等,一般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d~35d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传播的主要途径。河北省对虾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另外,这一时期淡水养殖还需注意防控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鳖溃烂病、鳖红底板病、鳖白底板病等。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引进苗种应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原;放养前做好池塘、工具和苗种消毒,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控制好放养密度;在拉网运输和投放鱼种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 定期用氯制剂或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间隔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保持优良水质环境,避免大换水,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刺激。

3. 保持合理养殖密度,加强巡塘;提高饲料质量,可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抗病力。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二)治疗措施

1. 对于鲤浮肿病,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饲养,养殖器具等需消毒并专用,死鱼无害化处理,发病鱼池的水禁止排放,限制发病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对正在发病的池塘,应停止换水,开机增氧,保持充足溶氧,减少应激刺激,停止投喂饵料;发病初期停止用药,可在发病4d~5d后全池泼洒抗病毒中药(三黄粉等)1次~2次,剂量为10g/m³水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病情。

2. 对于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饲养,死鱼无害化处理,养殖尾水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养殖工具专用并及时消毒,暂停或减少投喂饲料,保持水体高溶氧,鱼发病时不要滥用药物或倒池,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等抗病毒中药进行治疗;提高水温至16℃~20℃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病情。

3. 对于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可用国标渔药抗生素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4. 对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可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减少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间隔拌喂保肝药物等控制措施。

5.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参考“www.adds.org.cn(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

2022年5月吉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省5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水温也不断上升,后期可达20℃以上。此期间应注意的病毒病包括鲤春病毒血症、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草鱼出血病等,还应关注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以及黏孢子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鱼虱等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等。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监控,以免发病后造成相关的经济损失。现将常见病症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一、病情测报

(一)草鱼:易发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二)鲤:易发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三)鲫:易发鲫造血器官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黏孢子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鱼虱)等。

(四)鲢、鳙: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寄生虫病(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中华鳋)等。

二、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在水产动物养殖的过程中,对病害要坚持以防为主,做好防控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

1. 养殖池塘应做好工具消毒;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定期用氯制剂、碘制剂或生石灰等对池水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环境;适时开机增氧等。

2.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反应,加强巡塘,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3. 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免疫多糖等提高水生动物抗病力;控制饲料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4. 拉网、运输、放养等尽量规范操作,减少鱼体受伤,避免细菌侵入。建议拉网、运输、放养后及时对池塘使用碘制剂等消毒剂进行预防。

5. 购买经过检疫的鱼苗、鱼种,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传播,鱼苗投放前用食盐或者高锰酸钾浸浴消毒。

(二)治疗方法

1. 病毒病

目前没有用于治疗病毒的有效的药物,只能以预防为主,或注射疫苗提高鱼体免疫力有效果。

2. 细菌性疾病

发病养殖池应使用聚维酮碘、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对水体进行全面消毒,使鱼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三黄散等药物拌饵投喂,或可添加维生素、免疫增强剂等添加剂,再结合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控制水环境等方面用药。

3.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首先应从病原处着手治疗,先杀虫再杀菌。使用有针对性的国标杀虫渔药全池泼洒。间隔1d~2d后,使用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避免鱼病爆发时造成大量损失。

渔药的使用,要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规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水温、pH值、溶解氧、盐度等)使用不同的药物,或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合理使用渔药,避免盲目用药、滥用药等。

转载声明

来源: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郑燕云(微信号zhengyyun11,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微信)







第二届中国金刚虾王大会

暨首届全国高位池养虾模式升级研讨会

时间:2022年4月底

地点:福建·漳浦金仕顿大酒店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

南方农村报社、农财宝典、大国渔业

指导单位(拟):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

对虾工业化养殖科技创新联盟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

湛江市对虾苗种协会

战略合作单位:……

联合承办:

恒兴股份、通威股份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

特约冠名单位:

福建优晟饲料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铭治集团

福建海大饲料有限公司

澳华集团

支持单位:

青岛赛格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一洲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矿泉水冠名:

厦门艾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冠名: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水麒麟水产养殖场

战略合作单位、联合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火热招商中,欢迎优秀企业合作

支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香港商报、大粤网、腾讯新闻……

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南方+

直播平台:南方+客户端、抖音、快手、微赞

主要议题

1、中国金刚虾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新形势下金刚虾产业模式创新与关键盈利点分析

3、金刚虾育苗关键技术升级与病原检测

4、金刚虾养殖病害及与解决方案

5、斑节对虾育种最新研究进展及推广情况

6、金刚虾养殖模式创新与饲料的配方升级实战分享

7、中国金刚虾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走势

8、金刚虾产业思想汇:未来五年,金刚虾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9、金刚虾苗思想汇:产能过剩价格战打响,苗企如何守正出新?

同期活动

1、2022 中国金刚虾产业链高端品牌风云榜

▶▷ 评选中国品牌饲料企业

(领军企业、新锐企业、品牌力企业、产品力企业、服务力企业)

▶▷ 评选中国饲料产品

(年度金刚虾料先锋产品、年度金刚虾料爆款产品)

▶▷ 评选中国金刚虾苗企业

(年度虾苗品牌、年度新锐品牌、年度领军企业、口碑力企业等等)

▶▷ 评选中国金刚虾苗口碑品牌

▶▷ 评选优秀动保企业

(年度动保品牌、年度技术服务企业、年度动保领军企业、年度新锐企业)

▶▷ 评选年度动保产品

▶▷ 评选优秀经销商TOP30

▶▷ 评选福建虾苗标粗场TOP10

▶▷ 评选中国金刚虾王

(海南虾王、福建虾王、广东虾王、广西虾王、浙江虾王、江苏虾王、山东虾王)

▶▷ 评选中国金刚虾产业“共同富渔”先锋TOP 20

2、打造金刚虾产销对接平台

拟邀请盒马鲜生、永辉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美团买菜、钱大妈、京东等采购代表与经销商、养殖户进行产销对接

3、全国高位池养虾模式升级研讨会(会前会)

邀请数十名养虾达人、金刚虾王、优秀经销商共同探讨高位池养殖模式如何升级:

▶▷ 2022全国高位池养虾调研报告

▶▷ 探讨高位池养虾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思路、方法

▶▷ 高位池设计布局以及池塘结构的升级

▶▷ 在线溶氧仪、自动排污系统、自动投料机等设备在高位池的应用

▶▷ 高位池有效病害防控策略

▶▷ 如何选择优质苗种、饲料、动保?

▶▷ 高位池“白+黑”模式如何优化?

会议规模

600-800人

参会人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学者、养殖投入品、流通、食品等企业人员、200名大经销商、100个标粗场、300名养殖大户等。

报名参会门票1200元/人,提前15天报名1000元/人。

扫码可购票


会议详情联系陈记者


上届精彩回顾

视频直播链接

精彩图片集

视频直播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