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莲藕作为独具特色的水生蔬菜,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莲藕种植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各莲藕种植区通过改良品种、研发系列深加工产品等,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吃藕需求”的同时,带动藕农获得更高的收益,也让莲藕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近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绿色莲藕科技示范基地,藕农们正忙着采藕、打包、装运,将鲜藕送到客户手中。
“今年莲藕生长大丰收,客户订单接踵而至,莲藕供不应求。”在基地一直做抖音直播带货的“藕大姐”朱锦红笑着说,她于2004年开始种植莲藕,个大孔宽的“大紫红”、藕香色白的“美人红”、粉足生淀的“小暗红”等品种应有尽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宝应县主导种植“大紫红”“美人红”“小暗红”三大当家品种,由于品种改良到位,且施肥、用药、节水等环节讲究科学,市场销售十分红火,藕农们的“钱袋子”也逐渐鼓了起来。
与宝应县一样,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也是有名的产藕大县,这里的藕种大都来自该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
“这块藕塘面积为两亩,中间隔开后分别种上嘉鱼野藕1号和嘉鱼野藕2号两个品种,但各品种只需要一根藕种,便能长满整个藕塘。”在该公司莲藕基地的一片藕塘中,公司负责人龚木前一边讲解一边展示一根长约2米重3斤的“藕王”。
据悉,该公司2021年种植野藕40余亩,品种主要为嘉鱼野藕1号、2号和3号,每个品种在大小、口感、营养成分上有些许不同,嘉鱼野藕淀粉和氨基酸含量较高,广受市场青睐,目前该公司野藕藕种除了供应周边县市外,还销往四川、广东、浙江等省份。
“与成品藕相比,藕种生长周期长一些,种植、抚育、采挖都要更加细心。”龚木前说,为了进一步提高野藕品质、推广嘉鱼野藕,2020年他与武汉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野藕品种改良研究,培育野藕新品系。
“去年野藕的种植面积为1800亩,今年藕种和成品藕的种植面积都将各扩种200亩和400亩,预计今年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龚木前说,公司正在积极和高校对接,继续对现有野藕品种进行基因改良。目前已有40多户农户参与野藕种植,种植面积从几亩到几十亩不等,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亩均增收2500元。
业内人士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藕种也是藕产业发展的核心,更是藕农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石。经过品种选育、改良,我国藕种不仅更早熟、更高产、更营养,在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还在向着新方向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藕农收入。
目前我国莲藕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这为藕产品深加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湖北洪湖的藕汤、浙江杭州三家村的藕粉、广东湛江坡头区的莲藕方便面……近几年,各种藕深加工产品畅销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位于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沈洪奎、沈鹏父子经营的三家村藕粉厂内,装载着原材料的大货车驶进厂区,工作人员正在用叉车运送货物,加紧时间进行腾仓扩容、备足货源。
三家村伴运河而兴,村里种藕、挖藕、做藕粉,祖祖辈辈与藕共生。三家村藕粉也在藕粉界有着泰斗级的地位,是杭州地标性美食之一。
沈洪奎家代代做藕粉,2011年底,沈鹏辞去了杭州城里的工作回到乡村,跟着父亲学习经营藕粉厂,并开始尝试用年轻人的眼光,去重新摸索藕的“脾气”,尝试藕粉产品销售的新模式。
“作为一家崇贤本土特色的民营企业,我们从2014年开始与电商公司合作,与众多网红达人、直播达人建立合作关系,深耕研发专利技术,不断拓宽三家村藕粉电商销路,打开了‘三家村’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新空间。”沈鹏介绍道。
乘着网红产品一夜出圈的“东风”,三家村藕粉在产品上也“玩”出“新花样”——推出冷水冲泡的即溶藕粉,解决了藕粉冲泡难的问题。今年“双11”期间,三家村藕粉单品在淘宝达人直播间卖出5万件,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7000万元。如今,三家村藕粉销路不断拓宽,并不断形成藕粉文化产业链。
洪湖莲藕品质优良,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市第一,前期因莲藕品种和产品单一,种植效益低,藕农纷纷转型。如今,洪湖提升藕品质,发力深加工,藕产业已成为年产值20亿元的富民产业。
2016年,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高管发现,有的餐馆里卖的“洪湖藕汤”让人失望。“很多餐馆用的是脆藕,不粉,没那个味儿。”华贵公司总经理杨福源说,当时公司管理层认为预制菜一定会火起来,就开始布局洪湖藕汤研发。
经过科研人员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藕汤制作工艺,2019年,华贵公司正式推出洪湖藕汤,产品一上市便受到湖北、湖南、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市场的青睐。
“网上下单,一袋900克的藕汤预制菜第二天就可送到家。加热10分钟,撒上葱花,一碗带着家乡味道的洪湖藕汤就好了。”在北京工作的洪湖人程静表示,前些年难以喝到正宗洪湖藕汤,如今可以经常喝到。
在小红书平台,以“藕”为搜索关键词,有超过27万篇相关笔记。在淘宝平台,以“藕零食”为关键词的产品,月销量超过2000、4000的单品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指出,农产品深加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提升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各地政府积极落实藕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藕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向纵深发展,形成乡村振兴的新支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