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金黄莲藕肥嫩秋来满眼好丰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金黄稻浪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粒粒金黄的稻谷尽收其中;百亩藕塘中,挖藕人躬身塘中,一根根肥厚饱满的莲藕被挖出水面……秋分收获时节,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武汉“三农人”脸上。今日《大地》周刊推出丰收节特别报道,邀请读者朋友们,跟随记者镜头,聆听武汉处处丰收好故事,体验田间地头现代农业新科技,感受美丽乡村宜居宜业新气象。

@永安街道外垸

生态农业

稻虾共作收益翻番

正值秋收好季节。在蔡甸区永安街外垸十字河蔡甸供销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稻虾共作基地,田埂间盛开着不知名的野花,衬得田里金黄的稻谷愈发耀眼。三台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隆隆的机器声中,水稻收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不出一会儿,机舱里就装满了稻谷,一幅田野丰收美景尽收眼前。

■ 稻虾共作带来翻倍收益,

带动800个农户增收增效

“今年夏天,武汉经历了持续高温的天气,之前不少人担心会减产影响收入,不过现在大家的心都放到肚子里啦!经过农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稻虾共作田间管理,今年我们小龙虾亩产近150公斤,水稻预计每亩产量在550公斤左右,跟往年差不多,稻虾共作,虾和稻产量高、品质好,比单纯种植水稻收益翻番。”谈起稻虾共作绿色种养殖模式,蔡甸供销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希望说,合作社很早就开始尝试这个模式,从2015年开始逐年扩大规模,到今年,稻虾共作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500亩。“等晚稻收割后,我们就准备开始稻田小龙虾的管理,为明年出早苗、出大虾做好准备,继续推广稻虾共作模式。”

稻虾共作是近年新兴的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加上田间管理措施,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淡水小龙虾,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互利共生。

在稻虾共作生产模式中,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不用化学肥料、农药,达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这样产出的米更香甜、品质更安全,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既能减少水土污染,又能提高稻米质量。

刘希望介绍,由于合作社稻虾共作模式生产出的大米未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市场认可度也更高,收益比普通大米会多一些。“我们选用的是‘泰优398’大米,非常适合稻虾共作,它的米粒饱满、光泽油亮、回味甘甜、营养丰富,是实实在在的原生态产品。烹煮过后,饭粒油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微甜略有韧性,营养价值高,是消费者餐桌上的‘明星米’。”

以前,合作社单纯种水稻,农药、化肥、机械、人工劳作等成本费用高,水稻收益较低,如今综合套养,收益翻了近两倍。刘希望算了笔账:以往单种水稻,每亩收益最高时不超过1500元,这几年采用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亩产值在1300元,小龙虾亩产值在2600元左右,亩均收益近4000元。

同时,稻虾共作还能有效解决稻田弃耕丢荒和“种田难,谁种田”等现实问题,带动本地周边近800个农户通过生态种养来增收增效。目前,合作社有社员65户,已有近90%的人参与稻虾共作项目,带动3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明年,我们还计划把更多田块升级为稻虾共作模式,同时在稻虾深加工等方面寻求合作伙伴,凸显套养模式的产量优势,大幅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效益。”刘希望说。

■ 农产品“持证上市”,

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田间管理、生产模式是我们合作社的‘丰收法宝’,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两年正在农产品中推行‘身份证’可追溯制度,从源头保证农产品品质。”刘希望介绍,目前合作社生产的稻米、小龙虾等农产品,产销全程实行“五统一”模式,即统一供应种苗、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产品经营模式,落实生产记录、投入品采购记录、收购销售记录等台账管理,将合作社种植养殖户信息录入追溯平台,从而规范种植养殖户使用投入品行为。

同时,“五统一”模式下生产的合格农产品,还会配发“身份证”,让各类农产品带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发往各个市场,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由于农产品有了“身份证”,承诺了产品质量,合作社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合作社小龙虾养殖大户段林说:“自从我们合作社的小龙虾有了‘身份证’之后,持证上市,不仅价格比‘无证’的小龙虾贵了3元-4元/斤,销路还打开了,来购买的商家都非常放心。”目前,除了小龙虾,合作社还有螃蟹、甲鱼、鳝鱼等产品也获得了“三品一标”无公害食品认证;稻谷、小龙虾、螃蟹、莲藕、湘莲等产品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

“从种、养殖技术上保证品质,用‘身份证’制度护航品质,相信我们的丰收景象会越来越精彩!”刘希望说,未来,合作社计划以生态种养基地为依托,以“裕伟佳园”品牌为载体,提高农产品效益,利用目前的种养生态优势,开发更多具有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陈乔 邓翔)

@永利村

莲藕丰收

“挖”出千万元产业链

片片荷塘,阵阵荷香。秋天是莲藕收获的好时节,位于蔡甸区蔡甸街永利村的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800亩莲藕基地正式进入采挖旺季。为抢占市场先机,藕农们每天一大早就下塘抓紧采挖莲藕,享受“抢鲜”上市的丰收喜悦。

■ 地标产品市场认可度高,

每天5000斤鲜藕俏销全国

9月21日一早,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莲藕种植基地,藕农们正在忙碌,他们动作娴熟地在泥里刨“金”,不一会儿,一根根莲藕挣脱出泥泞,在高压水的冲刷下,露出胖乎乎的身影。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挖藕方式也在转变。与以往先把藕田里的水排干,再用工具把藕一节一节刨出来的方式相比,现在的高压水枪挖藕方式,更加省时省力。”基地负责人、藕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正旺说,合作社目前主要种植了“鄂莲五号3735”和“毛三节”两个莲藕品种,品种不同,口感也各有不同。

“‘鄂莲五号3735’一般是5到7节,亩产量可达到4000多斤,前期适合炒着吃,很甜很脆,后期也适合煨汤。而另一种毛节藕,藕节一般是较为通直粗壮的‘三节半’,所以学名叫做‘毛三节’,藕节处长有浓密的藕须,为莲藕提供更充足的养分,长有‘7+2’个藕孔,煨汤非常粉,是目前市场上的莲藕中最为粉糯的品种,用高压锅煨半个小时便能出一锅好汤。”李正旺介绍。

蔡甸莲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近闻名,每年到了销售旺季,都会吸引不少外地客商前来上门收购。

由于合作社是订单销售,藕农们近来都是从清晨五六点开始工作,每天就有新鲜出水的约5000斤莲藕发往省内外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及中百超市、盒马生鲜等平台进行销售。

蔡甸莲藕为何种的好,卖的俏?“独特的种植历史和地理环境,形成了绝佳优势。”李正旺介绍,蔡甸古镇始建于晋,莲花湖环抱古镇,湖水清澈,湖泥肥沃。历史上由于汉江多次改道,洪水泛滥,矿物质淤积,为蔡甸莲藕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隋唐时期,人工栽培的莲藕就开始在蔡甸传播引种,良种沃土相得益彰,莲藕越长越好。到了宋代,蔡甸莲花湖莲藕开始闻名京都,每年的夏冬两季,都会水陆兼程,定时入京朝贡。此后,蔡甸莲藕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植藕传统也由当地藕农世代相传。

■ 传统种植玩出“新花样”,

莲藕产业融合发展促振兴

“不仅传统种植有绝活,我们还把莲藕产业融合玩出了新花样。”走进合作社种植基地旁的生产车间,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在高速运转的机械后,工人们将新鲜莲藕汁兑入马铃薯淀粉,再进行机械和面,经过高温烫制、纯净水冷却和保鲜浸泡后,制成藕粉条,送入包装车间称重、包装,通过电商平台的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如今,在永利村莲藕种植基地,合作社借助原产地优势,已开发出可以煮食的莲藕粉条、荷叶粉条、莲藕年糕,可以冲泡的方便食品热干藕粉、香辣藕粉,还有可以即冲即饮的莲藕丸子米泡、荷叶茶、自热藕汤泡饭、藕莲糕火锅等20多款具有地方特色的莲藕系列产品。去年,车间增加了2条生产线,厂房面积也由1000多平方米扩大至3000平方米,带动3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

“今年我们谋划了产业发展的两条新路径,一是把莲藕做成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餐饮市场‘预制菜’,包括升级版的花色藕汤、外婆菜藕丁、香辣藕丁等产品,二是推出‘藕先生’线下莲藕特色小吃实体店,准备今明两年在全国进行布局,通过加盟店的形式,让蔡甸味道香飘四方。”憧憬未来,李正旺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到永利村“观莲花、吃莲子、品藕汤”产业品牌已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年综合产值达2500万元。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负责人介绍,目前,蔡甸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县(市)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莲藕种植面积达10万亩,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有17个,莲藕年产量达15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产业发展动能日益强劲。

(长江日报记者余康庭 通讯员朱志坤 孙克亮)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