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讯丨华中农业大学在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点击上方蓝字,添加关注  








近日,我校动科动医学院陈焕春院士、王湘如教授团队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Brincidofovir is a robust replication inhibitor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 vivo and in vitro”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上。


背景

非洲猪瘟病毒(ASFV)可导致家猪和野猪的高致病性出血性疾病,病死率可达100%,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抗非洲猪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研究方法

针对当前缺乏有效的抗ASFV药物的现状,陈焕春院士、王湘如教授团队基于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建立了一种抗ASFV化合物筛选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含有298种化合物的激酶抑制剂库进行筛选,共筛选到6种对ASFV抑制率大于90%的候选化合物,其中Brincidofovir(布罗福韦酯)对ASFV表现出最佳的抑制效果

结论

通过体外实验发现,Brincidofovir能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ASFV的复制(IC50 = 2.76 nM),无细胞毒性(CC50 = 58 μM),且Brincidofovir可以显著降低ASFV的病毒滴度,抑制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通过药物添加试验结果显示,Brincidofovir作用于病毒进入后阶段。体内实验数据表明,Brincidofovir能够有效抑制ASFV在猪体内的复制和水平传播。感染ASFV的仔猪在口服Brincidofovir后,存活率显著提高,感染导致的高热、病毒血症、排毒及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该研究首次发现并验证了Brincidofovir对ASFV在体外和体内的抑制活性,为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作者信息

王湘如教授

我校动科动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师榜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王湘如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培育项目的资助。

转载来源:南湖新闻网                                          http://news.hzau.edu.cn/2023/1109/68323.shtml



编辑:任玉蓉

审核 :赵琳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往期精选


《养殖与饲料》约稿函

秸秆饲料化,青贮还是黄贮好?

双管齐下,击退蜜蜂大敌——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新技术

哪种养殖模式更高效?“公司 农户”模式更符合我国肉鸡行业的发展趋势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