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小牛市进入倒计时!你的出栏计划该调整了!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近期生猪市场迎来一波价格回暖。6月以来,生猪期现货价格同步上行,主力合约较前期低点反弹幅度超过5%。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市场供应的阶段性收紧,为养殖户带来一丝喘息之机。
价格支撑因素显现
养殖户对8-9月传统旺季的预期普遍向好,低价惜售情绪浓厚。市场上大猪供应偏紧的状况仍在延续,偏高的肥标价差正吸引养殖户主动增加二次育肥操作。冻品入库量的增加,也从侧面为猪价提供了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散户在二次育肥意愿和压栏惜售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与集团场的出栏节奏形成差异。
前期(5月底至6月初)市场出栏节奏有所加快,出栏体重相应下降,有效缓解了前期压栏带来的压力,实现了良性的库存消耗。在这一去库过程中,生猪价格展现出较强的底部支撑力,市场心态并未陷入过度恐慌。叠加当前逆周期调节政策陆续实施,包括相关部门的收储操作,多因素共振推动了本轮价格反弹。
仔猪价格探底与产能现实
然而,仔猪市场传递的信号值得冷静审视。当前国内新生仔猪数量连续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稳定,这直接反映在仔猪价格的持续探底上。数据显示,6月第3周全国仔猪均价为36.91元/公斤,环比下跌1.8%,创下三个月新低,同比跌幅达16.7%。监测的29个省份仔猪价格全部下行。具体来看,15公斤仔猪价格已从4月中旬的670元/头左右降至当前的约530元/头。
仔猪价格回落主要源于需求端的季节性转换——市场已由上半年的补栏旺季转入当前的初夏淡季,补栏积极性自然走低。同时,部分企业因自身仔猪供应能力提升也相应减少了外购。需明确的是,仔猪养殖目前仍能维持正利润,因此仔猪价格的走低并不能直接解读为行业养殖信心的崩塌,更多是供需季节性调整与供应能力增强的表现。
理性看待反弹与长期压力
当前市场确实存在结构性分化。整体养殖利润虽尚可,但前期高价外购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其成本压力与亏损风险依然突出,短期猪价上行仅使其暂时维持微利。相比之下,自繁自养模式的企业以及育种企业利润情况更为稳健。
此轮猪价上涨,与短期出栏节奏的调整以及年初(2月前后)仔猪疫病(如腹泻)可能对7-8月商品猪出栏量造成的潜在影响有直接关联。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生猪产能处于增长通道这一根本逻辑并未发生逆转。市场普遍认为行业仍处于“短牛长熊”的格局之中,本轮阶段性的价格回暖可能延续至7月上旬。
面对当前市场,建议各位同行审慎把握经营节奏:密切关注7月下旬至8月的传统价格窗口,结合自身养殖成本、圈舍周转能力及猪群健康状况科学安排出栏计划,避免盲目追高惜售或恐慌抛售。考虑二次育肥的伙伴,需充分评估当前仔猪价格回落带来的成本优势与潜在风险——精细测算育肥周期结束时的预期市场价格、全程饲料成本及疫病风险。在产能充裕的长期背景下,持续深耕降本增效是抵御风险的核心:自繁自养场可积极拓展仔猪外销渠道优化现金流,所有养殖主体都应聚焦种群结构优化、饲料转化效率提升、生物安全体系强化以及精细化管理挖潜,筑牢应对市场波动的根基。
此次价格回暖为行业注入了信心,但产能增长的底色提醒我们保持理性。生猪市场的波动是常态,唯有立足自身实际,以稳健经营为本,才能更好地穿越周期。请大家持续关注行业政策动态及9月后新季玉米上市可能带来的饲料成本变动,灵活调整策略。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