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兜下午察猪价三连跌多地进入11元区究竟发生了啥养猪人不得不直面的几个问题

立冬刚刚过去,寒意渐浓的不只是天气,还有遇冷的猪价。从11月8日的小幅下跌到11月10日的大幅下挫,经历“三连跌”的猪价不知让多少压栏的养猪人后悔不迭,甚至有的养殖户还没完全回过神来,心里暗自忖道:“‘我勒个去!’猪价翻脸比翻书还快,真后悔没有听“落袋为安”的忠告!”

11月10日,全国生猪价格全线下跌,跌出了近3个月来的单日最大幅度。据官方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为12.21元/斤,相比9日,下跌幅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单日下挫0.86元。


从国内生猪区域报价来看,在全国7个生猪产区,在主流监测的26个省区市中,北方地区,生猪出栏均价维持在11.45-12.45元/斤之间,除京津冀以及甘肃地区猪价徘徊在12-12.45元/斤外,其余地区猪价全面跌破12元/斤。


而在南方市场,生猪均价普遍跌至11.67-12.95元/斤,其中,海南地区,猪价跌至12.96元/斤,川渝猪价徘徊在12.6-12.7元/斤,而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四个沿海地区,猪价跌到12.5元/斤。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价陡降的呢?


猪价跌幅之大,也恰恰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大幅波动,这与近期的政策调控、供需关系、新冠肺炎疫情局部反弹、养猪人心理变化等多个因素有关。


首先,市场养殖端情绪悲观。受8月猪价持续上涨之影响,部分“养猪人”把原本饲养的标猪改饲成大肥,二次育肥的养殖户蜂拥而至。


从猪肉消费规律来看,大肥出栏时间通常在冬至前后,养猪人普遍期待冬至利好行情的到来。


但让许多养猪人猝不及防的是,10月最后一周,猪价像一根弹簧,出现反复而又剧烈的震荡,有时急转直下,有时倏地走高。彼时,猪价的反复无常并没有影响到养猪人的看涨情绪。可到了今日,猪价不但没有按照他们心中的预期走,而且反其道而行之,局部地区跌破12元,这种走势几乎瓦解了多数养猪人的心态。


据了解,近期市场大肥出栏量明显增加,不难推测出养猪人开始抛售生猪,即便没有等来理想的猪价预期,起码也保证了“落袋为安”。


其次,养殖成本压力增大。从养殖成本来看,近期,受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油厂停工,市场豆粕供应量下降,导致豆粕价格上涨,玉米价格同样出现窄幅偏强震荡,饲料企业集体上调饲料价格。据了解,近期仔猪料销售量和育肥猪料销售量环比大幅回升,同比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部分规模饲料企业销量环比涨幅超过20%,饲料价格大涨压缩了二次育肥的利润,这就催生了市场大肥提前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价格大涨,意味着生猪存栏量大概率是充裕的。


第三,消费市场进一步走弱。从消费端来看,冬至前后本应该是传统消费旺季,而猪肉消费的增长有力支撑着猪价的上涨,但在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多点开花”,百姓消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预想中的猪价高峰并没有出现。


写在最后:养猪人也不要因当前的猪价走势而过于悲观,毕竟,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猪价走势。预计12月份以后,随着疫情的好转,叠加元旦春节等季节性刚需的恢复,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猪价将会出现回暖。到那时,相信养猪人就能踏踏实实地过大年了。



往期精选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