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肉用牛的养殖成本快速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前言

近些年来,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引导和市场良好经济效益的拉动下,能繁母牛养殖从业群体的养殖积极性显著提升,扩群、扩产意愿十分强烈,牛源产能得到有效恢复,犊牛与架子牛的储备量开始上升,全国商品牛源储备愈发充足。

而伴随着2021年全国育肥牛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养牛行业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养牛产业面临着成本高、效益低、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给其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在养牛过程中,饲料成本占比在总投资的50%左右,因此如何提升饲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可以有效地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一、养牛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养牛产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国家提出“三农”战略以来,养牛产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扶持。

随着国家对养牛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大,一些养殖场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品种化和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牛只饲养密度和生产水平。

因养殖场数量众多,农民养殖者技术较落后,许多养殖者未能正确使用科学的饲料,同时饲料市场也存在非标准饲料问题,所以饲料成本过高、饲料品质过差等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养牛产业极待解决的难题。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不断提高,由于清真食品需求的增加,养殖户也开始转向肉用牛的养殖。

目前牛肉价格虽高,但养殖成本也同步上升,饲料、兽药、劳动力等成本的上涨,也给养殖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此时的养牛产业存在生产规模扩大、饲料成本及品质、市场需求增加、成本增加等问题,当前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进一步推进养牛产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产业整体提质增效。

养牛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的兴起。

在养殖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和健康、品质方面的要求,这也为养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所以掌握养牛行业的生产形势分析,对于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政策,对于养殖户制定科学的经营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大型养牛场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品种化和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了牛只饲养密度和生产水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肉牛出栏量已经达到4707万头,比上年增加142万头,同比增长3.1%,创近八年新高 ,其中肉牛养殖小区的规模化饲养比重已经达到42%。

然而我国养殖场的牛只逐渐多样化,例如肉用牛在养殖场的数量愈来愈多。

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优质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养殖着一些耕牛和乳用牛,并以此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养牛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养殖场引进了先进设备和技术,如自动化饲喂系统、集中处理污水的设施等,这些设施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现代养牛业还注重研究优质饲草和种植技术,以提高牛只的养分摄入量和增加肉类产量。

如今人们收入水平逐渐提高,随着化肥、农药等优质饲料品种的普及和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养牛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肉类猪、肉牛和家禽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5.8%、4.7%和0.9%,其中,肉牛类市场需求增长明显。

近年来,养牛价格呈现先下跌后上涨的趋势,2018-2019年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下跌,但在2020年后逐渐反弹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7月,全国牛肉价格同比上涨17.6%。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养牛行业将逐渐进入到规模集约化、品种优化和环保健康的发展阶段。

未来发展的重点将在于提高养殖效率、保障养牛品质安全、减少污染影响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加强多渠道市场营销,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的追求。

二、养牛投入产出比分析

养殖者们需要注意的是养牛投入产出比的计算方法,在养殖生产中,投入资金与获得收益之间的比值,通常用于评估养殖业务的盈亏情况。

投入资金包括养殖场地建设、购买幼牛、饲料、药品、劳务等费用,经营期间的成本加总即为投入资金。

获得收益包括出售奶、肉和肥料等带来的收入减去运营成本,例如员工工资、电费、水费、税费等费用,得到的差额即为获得收益,将获得收益除以投入资金就得到了养牛的投入产出比。

养牛投入产出比的意义在于评估养殖业务的盈利能力,可以帮助养殖业主了解企业的经济情况,判断是否应该继续投入或改善经营管理方式。

高投入产出比通常表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而低投入产出比则可能意味着损失或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经营。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产出比不仅仅考虑经济利润,还应考虑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生产环境、品种选择、动物健康等因素,不同计算周期可能会影响比率的大小和实际意义。

养殖前期会有成本的投入,养殖场地建设包括土地购置或租赁、场地规划设计、圈舍建设等,可能是企业最大的投资之一,而购买幼牛作为肉牛的种源,根据品种、体重、性别等因素来确定价格。

饲料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占养殖成本的很大比例,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麸皮、草料等,药品和疫苗用于预防和治疗牛只疾病,确保牛只的身体健康。

人员的工资包括农民工、技术人员等,必须投入到劳动力成本中去,还有一些其他零散成本包括维修、保险等。

养牛的产出收益主要来自出售奶、肉和肥料等,其中牛奶是产出收益的主要来源,而肉牛则需要较长时间的饲养过程,其产出相对较少。

鲜牛奶销售可以摆脱中间商,直接将生鲜牛奶销售给牛奶加工厂或者超市等地方,获得的收益会更高,而纯牛奶的销售需要将牛奶进行灭菌加工后进行销售,也为牛奶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其收益也会相应提高。

还可以将牛奶生产成各种乳制品,例如酸奶、黄油、奶粉等,这种方式能够创造更大的附加值,从而增加收益。

肉牛的产出收益主要来自出售牛肉,与牛奶不同的是,肉牛的养殖周期较长,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当然对于肉牛的肉价以及品质要求也非常高,也比较有竞争力,如果肉牛成功出售,其收益也相应较高。

除此之外,养牛还可以产生肥料的收益,养牛废弃物可以用作肥料,通过处理和包装后进行销售。

三、养牛经济效益评价

养殖户可通过计算每头牛的养殖成本和出售价格,以及年度养殖头数来计算年度养牛利润,养殖利润是评估养牛经济效益最基本、最直接的指标,直接体现该行业的盈亏情况。

投资回报率是指将养殖所需的所有固定和流动资本作为投资,计算相应的年度现金流入净收益和总投资,从而计算出每年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越高,说明该养殖户的投资风险越低,利润越高。

养殖效率是指养殖每头牛所需的时间、劳动力、饲料等成本,与所得的肉质量、产量、售价等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所以养殖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畜产品加工及销售商,该类企业主要通过加工、包装和销售畜产品获取经济效益,该类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和销售情况统计每头牛的加工和销售利润,反映其经济效益。

四、养牛经济效益提高策略

养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种类的牛,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使得其营养均衡、完整,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选择价格较为合理的饲料,采用天然的、可再生的饲料替代进口、昂贵的饲料,如替代玉米的麸皮、酒糟、秸秆等,同时也可以将残余饲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浪费。

应采用适当的方式保存饲料,如干燥、压缩、密闭等方法,以减少饲料的损失和变质,延长饲料使用寿命。

要使用饲料添加剂,如蛋白质酶、益生菌等,可以促进牛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浪费,降低饲料成本,合理制定喂养计划,避免浪费和营养缺失,采取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牛的健康水平,增强牛的抵抗力。

在使用兽药时应根据疾病类型和情况,选择针对性强的药品,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兽药品种,并结合价格、效果、质量等多方面考虑,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降低兽药成本。

可以通过加强饲料管理、环境卫生控制、疫苗接种等措施,减少动物患病,从而减少兽药使用量和成本,提高兽医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状态监测能力,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减少兽药使用时间和数量,从而节约成本。

建立兽药使用记录制度,记录兽药的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以方便追溯和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兽药使用情况,优化使用成本。

在降低劳动力成本方面可以采用智能化养殖系统、自动饲料供给系统、智能化检测设备等技术,可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

引入轮班制度,将养牛工作分配给多名员工轮流完成,可以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避免过度依赖某一位员工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

通过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养牛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疫病防控、饲料管理等各方面问题,减少工作中的差错,缩短养殖周期,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

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养牛管理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有效降低人工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将一些非核心环节的工作外包或合作,例如清洁卫生、兽医服务等,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养殖者也需要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类的品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养殖户在养牛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些问题,保证肉类的品质和安全性。

通过电子商务、冷链物流、跨境贸易等多种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打通供应链条,提高商品附加值,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建立养牛品牌,通过广告宣传和口碑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竞争力,使消费者更加信任和认可自己的商品。

多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合理分配资源,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石家庄市畜牧兽医局《养牛业经济效益调查报告》 2015.

许秀兰. 《养牛场生产效益探究[J].科技信息》 2018

周岸成,李玉田,付艳萍. 《牧场养殖效益的测算及其控制方法》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杨林飞. 《养牛产业化发展效益的分析与对策》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2015

邓龙云,陈勇. 《农户养牛收益的分析》中国畜牧业,2016

卞丽娟. 《以效益为中心的养牛生产模式研究》 黑龙江大学,2017.

王永芝. 《建立健全养牛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2015(11):10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