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扩张,蛋价回调,后市如何?
若不是冷库鸡蛋冲击,蛋价早就不是这个样子啦!
昨日,淘汰鸡均价5.9元/斤,较前日减0.06元/斤,减幅1.01%!
有人说,之所以最近有点跌,那是前几天蛋价涨得太快,为啥涨得快,那是有“人为操纵”。
弱弱地劝有这种看法的人,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这么说,很有可能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原因再简单不过,现在借谁几个胆子,也不敢搞“人为操纵”。 因为此事一经查实,那可是要“进去踩缝纫机”的重罪。从本质上说,相信有“人为操纵”的这些人,大概率只是想掩盖自己看错了行情,没有看懂主导蛋价底层逻辑的尴尬而已。在老井看来,近期蛋价快速冲高后,回跌的主要原因是冷库蛋出库变现。
前些日子蛋价低谷期,生产端和流通环节,库存了一部分超低价冷库鸡蛋,在鸡蛋均价涨过3.3元/斤,毛利润高达30%(存货价格2-2.3元/斤)左右的情况下,出库变现就成为必然。道理很简单,仅仅也就存货不到一个月,每斤可以变现1元左右的毛利润,捂着不卖是不是傻啊?
有人说,你老井不是说蛋价还得涨嘛,等一等再卖不是能赚更多吗?你说的不错,但冷库蛋也是有保质期的;而且,卖掉既存的,等蛋价跌下来再存新鲜的不好吗? 所以,老井才说,倘若没有低价冷库蛋出库变现的冲击,蛋价早就不是这个样子啦。
来源:老井扯鸡蛋
蛋价只是“中场休息”,8月或现“多空逆转”
今天(7月29日星期二)全国蛋价普遍企稳,各地走货快慢不一。关于这波蛋价下跌,有人解释为前期上涨过快引发终端市场抵触;也有人解释为冷库蛋冲击;还有人干脆认为蛋价根本就不该涨,之前的上涨完全是人为炒涨。
蛋先生个人看法:近期供需两端并无明显变化,短短几天时间产蛋率不可能立马就恢复了,终端需求也没有大幅下降,关键在于近期我国东部降雨较多,高温高湿影响鸡蛋的存储、流通和质量,与梅雨季蛋价下跌的道理一样,种植/养殖永远摆脱不了大自然的影响。
不过根据中央气象局消息,进入8月后降雨逐渐减少,即使有降雨也是以阵雨为主,随着高温酷暑的重现,蛋价又将恢复强势。另外,从历史规律看,每年夏秋之际蛋价的上涨幅度都在1.5元以上,今年才涨了0.8元左右;每年夏季旺季至少维持两个半月以上,而今年才刚刚启动,所以8-9月还有充足的上涨空间和时间。只是说今年存栏基数大,蛋价起点低,最终旺季的高点达不到正常年份“破五冲六”的高度。但高度和涨幅是两码事,不论存栏大小,只要鸡蛋是从鸡屁股出来的,但凡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蛋价就会受高温减产和季节性需求增强的影响。
综上所述,个人还是之前的观点:这波蛋价下跌只是阶段性回调,而非旺季的结束,8月蛋价有望逼近4元大关,中秋前有望冲击4.5元。不过淘鸡的高点极有可能在8月,这点望养殖端引起重视,原因在之前的文章中已多次论述。
摘自:蛋先生工作室
无序扩张,蛋价回调,后市如何?
近两天鸡蛋价格出现小幅回调,河北粉蛋下调,云贵产区小幅下跌,两湖粉蛋暂时稳定,预期还会有进一步的小幅回调,其实这也在预料之中,因为供需基本面不支持连续性的上涨,短暂回调也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待调整之后,蛋价还有进一步上冲的希望,毕竟八九月份的旺季才是真正的高点。
不过蛋鸡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容忽视,有人可能会说不过剩,如果没有过剩,请问当前的蛋价怎能会如此低位表现?截止到7月26日大部分产区依然还是在综合成本线下方徘徊(两湖粉蛋产区勉强保住综合成本线166元/箱),小码蛋更是亏损依旧,褐壳蛋也是仅仅达到每斤3.4元左右,而且与过去四年的同期平均价位每箱180元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会说需求不足或时间未到,但是蛋价的旺季周期,也就是每年的7-9月份表现最好,在如此阶段蛋价都还没有赚钱的空间,那么,养殖端何时有盈利的机会?难道要等到国庆节之后?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客观的看待当前的供需基本面,产能问题不是过剩不过剩的问题,而是到底过剩多少的问题。近几年龙头企业连续大规模的扩张,大量的百万羽蛋鸡项目投产,还有很多的散户也在成倍的扩栏上鸡,难道新增的笼位都没有上鸡补栏?一个普通蛋鸡场都知道的行情趋势,就无需过多赘述了,一个行业一旦产能过剩,就会进入成熟期和磨底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亏损状态,只有少部分时间可以盈利。
当然,小编也希望鸡蛋价格可以大幅上涨,让养殖场获得盈利,毕竟都亏损半年了,其实目前蛋价的触底反弹或连续上涨就是季节性的蛋率下滑和暑期旅游 中秋备货 升学宴的需求叠加相互提振的结果。但是,即使旺季价格上涨较多,超过综合成本线,时间太短也难以填补上半年的亏损,整批鸡大概率还是亏损的结局。
那么,今年养殖户能否实现全面盈利?小编认为即便7-9月份蛋价可以达到上涨预期,养殖场要想实现单批鸡群盈利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短期价格回升难抵前期亏损:即便七至九月份蛋价达到180 - 200元/箱的预期水平,实现阶段性扭亏为盈,但上半年的亏损缺口较大,难以通过这三个月完全弥补,全年大概率处于保本或小幅亏损状态。
②盈利条件苛刻:一批蛋鸡要实现盈利,需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产蛋高峰期要持续8至10个月(产蛋率保持在九成左右);二是鸡蛋价格要在综合成本线以上持续五个月左右,这两个条件同时达成存在难度,所以,养殖端盈利门槛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蛋价还处在整个旺季的启动阶段(7月底8月初),之前涨势过快,出现小幅回调实属正常,进入八月中旬后才是真正的高峰阶段,随着中秋国庆,暑期旅游和升学宴等需求的增加,蛋价将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非常有限,达不到往年的同期水平,所以,养殖端期望值也不要太高,趁现在淘汰鸡价格非常好,如果有低产蛋鸡,还是尽早淘汰,淘鸡的利润远高于鸡蛋的利润,千万不要错失良机,资本无情,顺势而为吧!
来源:现代畜牧网
版权归原作所有,向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作所有,向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