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保护工程项目科普教材之十羊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开栏语:

辽宁绒山羊是辽宁省特色品种,是目前世界上产绒量最高的白绒山羊品种,长期以来辽宁绒山羊被各大绒山羊产区引入,广泛用于育种和改良,被育种专家誉为“中国绒山羊之父”、“中华国宝”,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被列为27个羊品种之首,是国家重点畜禽遗传保护资源,是我国政府明令限制出口的畜禽品种之一。

经过40多年的系统选育,辽宁绒山羊的质量不断提高,产绒量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良绒山羊种群。辽宁省现代绒山羊产业也不断取得新成就。那么,近年来辽宁现代绒山羊产业取得了哪些新发展?数十载选育探索收获了哪些成功经验?此次推出“辽宁绒山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科普教材”专栏,充分展示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成果,促进辽宁绒山羊养殖繁育技术转化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打造全国种羊供给基地、打造绒山羊生产基地、打造产业特色品牌、助推产业升级。

辽宁绒山羊保护工程项目科普教材之十:羊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技术

为预防和控制羊传染性疾病,规范羊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规程,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和羊群保健及疫情处置等方面阐述羊场(户)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分为患病动物或者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就规模化羊场(散养户)而言根据传染源分为外界传染源和内部传染源(场(户)内)。

杜绝外界人、物带入病原人员进入生产区做到手用肥皂洗净后浸于消毒液如洗必泰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内3-5min,清水冲洗后抹干,然后穿上生产区的胶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进入羊舍要淋浴和严格消毒后,更换衣鞋。工作服、鞋和帽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后的工作服晒干后应用消毒药剂熏蒸消毒20min,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对所有进出厂区(包括生活区和饲料区)的运输车辆应严格强制性消毒,车辆内、外所有角落和缝隙都要用消毒液消毒且不留死角。车辆上物品也要做好消毒工作。

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减少或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疾病蔓延要定期对羊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发病时紧急消毒羊场发病时首先应将畜舍内的污物、粪便、垫料、剩料等各种污物清理干净,并作无害化处理。对畜舍墙壁、地面、笼具,特别是屋顶木架等用消毒液进行喷雾或喷洒消毒。对金属笼具等设备可采取火焰消毒。对所有可能被污染的运输车辆、道路应严格消毒,车辆内、外所有角落和缝隙都要用消毒液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不留死角。车辆上的物品也要做好消毒。参加疫病防控的各类工作人员,包括穿戴的工作服、鞋、帽及器械等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消毒液浸泡、喷洒、洗涤等

提供均衡营养满足迅速生长需要的营养是羊群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在保证日粮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平衡条件下,还要保证能满足需要的消化能和蛋白质含量,才能增强羊群的抗病能力。霉变的饲料会降低羊免疫力,导致免疫抑制,因此要严把饲料关,定期定量添加精料以均衡营养元素;减少应激反应。疫苗免疫时切忌对羊粗暴,做好免疫计划,优化免疫谱,减少非必要免疫;羔羊断奶前后要进行饲料的过渡,减少断奶或换料带来的应激。冬季要做好羔羊保温,夏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降温,尽量给羊群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环境,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减少惊吓。

母羊保健母羊产羔当天饮益母草红糖水,并注射广谱抗菌素等,促进子宫复原预防产后感染;羔羊保健羔羊吃初乳前滴服黄连素注射液2 mL或庆大霉素1 mL ,3~4 日龄时肌注加硒型牲血素和维生素B12各1 mL ,10~15日龄灌服0. 1 %高锰酸钾溶液8~10 mL ,羔羊补料期间在料中添加适量强力霉素粉,预防羔羊肺炎、下痢和营养性贫血;成年羊保健种羊经常在精料中添加维生素AD3E粉,育肥羊在料草中定期定量添加精料以均衡营养。全群保健免疫接种前全群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电解多维等原料,减少因疫苗免疫而带来的应激反应。炎热夏季饮水中适当应用抗热应激剂如小苏打、Vc等,供给充足饮水。

疫苗免疫,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 口蹄疫每年春秋季节各免疫一次,注射后15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羊痘鸡胚弱毒苗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痘病,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5ml,注射后六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羊梭菌病四联氢氧化铝菌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肌肉或皮下注射5ml,免疫期6个月;羊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用于预防绵羊、山羊口疮病,按每瓶总头份计算,每头份加生理盐水0.2ml,在阴凉处充分摇匀,每只羊口唇粘膜内注射0.2ml,免疫期为5个月;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胸膜肺炎,颈部皮下注射,成羊3ml/只,6月以内的羊2ml/只,免疫期1.5年;Ⅱ号炭疽芽孢苗用于预防绵羊、山羊炭疽病,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天产生抗体,免疫期为1年。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冻干疫苗用于预防山羊、绵羊布氏杆菌病,皮下或肌肉注射10亿活菌;室内气雾,每立方米50亿活菌;羊饮用或灌服时每只羊剂量为250亿,免疫期为1.5年;破伤风抗毒素用于预防和治疗绵羊、山羊破伤风病,皮下或静脉注射,治疗剂量加倍,预防剂量1~2万单位,免疫期为2~3周;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菌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用前每头份杆菌用1ml 20%氢氧化铝胶盐水稀释,肌肉或皮下注射1ml,免疫期1年;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囊灭活苗用于预防羊衣原体性流产,注射时间在羊怀孕前后一个月内进行,每只羊皮下注射3ml,免疫期为1年;羊狂犬病疫苗用于预防羊狂犬病,根据说明书皮下注射,若羊已被咬伤可立即用本苗注射1~2次,间隔3~5天,免疫期为1年;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预防绵羊、山羊链球菌病,背部皮下注射,六月龄以上羊每只5ml,六月龄以下羊每只3ml,三月龄以下的羔羊第一次注射后最好到6个月龄后再注射一次,以增强免疫力,免疫期0.5年;羊伪狂犬病疫苗用于预防羊伪狂犬病,山羊颈部皮下注射5ml,免疫期0.5年;羔羊痢疾灭活菌苗用于预防甘羔羊痢疾,怀孕母羊在分娩前1月皮下注射2ml,分娩前10天皮下注射3ml,母羊免疫期为5个月,乳汁可使羔羊获得被动免疫力。如果本羊场(户)发生过或正在流行某种疾病,可以考虑在配种前或产前加强免疫,以提高羔羊的抵抗力。

疫苗免疫后要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颈部静脉采血,随机采样比例为8%~10%,对于免疫不合格的羊群适时进行补免。

当羊场(户)疑似发生传染病时,疑似羊口蹄疫、羊痘等重大传染病要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时上报有关上级部门,对一般传染病本场无法确诊时严格按生物安全的标准进行病料采集、运输,及时送达有资格的实验室进行确诊,同时限制羊流动,对疑似病羊立即进行隔离。

对一般性羊传染病(非重大传染病),及时隔离发病羊,坚决杜绝发病羊在市场上流通和本场内活动。紧急免疫接种对没有发病的羊要进行必要的紧急免疫接种,接种剂量是平时免疫剂量的2倍,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无害化处理死亡羊只死亡的羊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规程参照GB16548-1996及时扑杀法律规定必须扑杀的羊或无治疗价值的羊对无治疗价值或者法律规定必须强制扑杀的羊,扑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GB16548-1996)。临时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发病时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确保病原微生物不被带到别的地方,尽可能减少病原微生物在本场(户)的存在和传播。

场区布局羊场各功能区要做到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区相对独立,生产区要建立污物通道,洁净通道和兽医室、解剖间,发病动物隔离间等。人员配置平时要有人专门负责羊场的兽医卫生保健工作,制定免疫程序、监督疫苗免疫和保健药品的投放等事务,个体养殖户定期请专业兽医到现场指导羊病的控制,听取专业意见,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于未然。物质储备平时兽医室储备足够的在保质期内的疫苗、常用药物、几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以及病料采样箱等,以备不时之需做到有备无患。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