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二师兄”到“牛魔王”,畜牧业也搭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加大“互联网+智慧养殖”的投入力度,实现互联网与畜牧养殖的深度融合。
5G时代,数联万物。深圳市中农网智能生猪养殖产业链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AI、物联网技术与智能设备帮助中小型养殖户实现生猪健康监控、疫病预警、排卵期预测以及饲料的精准投放等数字化管理,提升养殖效率;通过智能养殖设备自动采集和分析各项养殖数据,为养殖户建立客户画像,在养殖过程中掌握生猪生长状况与猪场经营状况,并通过持续的数据采集逐渐构建客户的经营评价模型,有效降低其生物性资产管理风险;通过数据风控手段提升了养殖户的融资效率,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销售效益,提升了养猪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基于中农网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中完备的技术与服务体系,平台与智能标准化养殖技术手段相结合,以产融结合的形式覆盖适度规模养殖户,建立起生猪个体数据采集系统,优化养殖模型,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减少生猪养殖户在经营过程中的饲料供给资金压力,并通过技术协同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重庆今时云科技有限公司则以有牛网、迅马供应链和刷新网三大业务平台为依托,以牛产业为切入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物流、供应链金融、行业大数据、产品溯源、智能物联的活禽产业供应链平台。截至2021年9月,有牛网通过平台实现肉牛产业交易线上化,累计交易额突破22亿元,用户足迹遍布重庆、四川、云南、甘肃等16个省区市,实现全国主要肉牛产业带全覆盖。
通过在市场中不断的摸索和深耕,今时云体系下三大业务平台逐步针对整个传统肉牛产业进行了从管理制度到行业规范的建设。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养殖业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中农网相关负责人算过这样一笔账,通过生猪智慧养殖设备及系统,每头猪能够节省10~20元饲料浪费,1000头猪可节省2万元;每头猪出栏增加20~30元利润,1000头猪可增加3万元利润。同时,通过精准对出栏猪只重量进行控制,毛猪单价可以提高0.1~0.2元/斤,实际收益能够提高25~50元/头。
今时云也通过三大业务平台的支撑,带动传统肉牛产业的人才聚集,促进了行业人才的有序化和规范化,让更多从事传统行业的用户接触到互联网,快速掌握相关技能,通过平台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
今时云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全球垂直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互联网”为核心,今时云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大幅度提高用户的商业效率,让用户享受更为高效极致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通过生猪生产与环境数据及早预警疫病,追踪并监控疫病,有效降低疫病风险,极大提升了防疫水平与养殖经验能力;通过及时准确的数据,帮助养猪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随时作出调整,降低人工成本……从传统养殖模式走向智能化养殖模式,数字化是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在早期阶段,这也恰恰是畜牧行业数字化转型从业者的机遇。”中农网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初步规划,第一阶段,扎实提升服务水平,解决养殖户的痛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多维度深度组合,提供一站式服务,尽快让规模化养殖户形成产品力,在成本、管理效率方面有所提升;第二阶段,加强联通,当数字化养殖达到一定覆盖率,通过猪佩戴的电子耳标就能够知道猪的生长周期,了解其在国内的分布,改善当前猪只统计难或不精准的状况,同时实现从原料到猪,再到流通消费的全链条信息联通。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