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成本6.2元/斤,每头多赚500元!一位30年从业者的破局之路 ——对话恒众农牧罗玉祥董事长

“养好猪、卖好肉,‘恒众农牧5.0模式’能把养猪成本压到6.2元/斤以内,毛猪每公斤还能多卖0.5元。”在恒众(天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众农牧)的会议室里,董事长罗玉祥面对镜头,语气坚定地分享着自己的“养猪经”。这位深耕行业30年的“老把式”,以一套颠覆性的养殖模式,正在改写中国养猪业的发展范式。

罗玉祥,恒众(天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行业内卷下的“生死突围”

当下的养殖行业,早已陷入白热化的内卷困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24年头部企业海大集团净利润突破40亿元,利润率仅3.9%,多数企业利润率不足1%。“生产水平低下、过度依赖专业技术人员、商业化导向偏离养殖本质,这三大痛点就像三座大山,压得养殖户喘不过气。”罗玉祥坦言,行业实际养殖成绩与理论值之间20%~30%的巨大差距,让他意识到,传统养殖模式必须革新。

十年前,罗玉祥就开始尝试标准化养殖模式,但在传统“品种+饲料+管理”的框架下,技术人员标准不统一,经验难以复制,一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转机出现在多次跨界学习中,“譬如,麦当劳的薯条制作,通过精确控制品种、油温、时长等参数,全球门店都能保持统一品质;华为造车,也是用系统思维打破传统路径。”罗玉祥豁然开朗,“养猪为什么不能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于是,“恒众农牧5.0模式”应运而生。

标准化:用数据替代经验的革命

“传统养殖就像中医抓药,全凭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而我们的5.0模式是西医的精准诊断,每个环节都有量化标准。”罗玉祥形象地比喻道。在“恒众农牧5.0模式”中,母猪围产期营养浓度、哺乳母猪营养浓度、育肥猪料肉比阈值等参数,都被精准定义。“比如高产母猪,我们把围产期提前到产前10~15天,营养浓度提升20%,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这种标准化思维带来的成效立竿见影。合作养殖场的数据显示,通过营养优化,美系母猪PSY(年产断奶仔猪数)从行业平均20头提升至25头以上,高产母猪PSY达到33,育肥猪料肉比从3.0降至2.4以下。

“就像麦当劳不需要‘大厨’也能做出标准化的美味,我们的养殖户哪怕是新手,照着参数操作,也能养好猪。”

流程化:拆解养殖全流程的智慧

“营养、健康、环控,这三大模块是养殖的核心。”罗玉祥展开介绍,“但传统养殖往往顾此失彼,我们就把每个模块都拆解成可复制的单元。”

在营养模块,罗玉祥颠覆了“低投入降成本”的误区。“很多人以为少喂饲料就能省钱,其实是本末倒置。”他举例,育肥猪后期直接添加油脂,替代传统依赖玉米豆粕转化的低效方式,日增重提升10%~15%。“传统配方过度追求高蛋白,大猪阶段还用16%的蛋白,导致能量不够。我们直接添加乳化脂肪,利用率提升到90%以上,蛋白需求可以降到10%~12%。”

健康模块的革新更具颠覆性。“我们重新定义健康标准,以内脏健康为核心,而不是单纯靠疫苗和药物。”罗玉祥直言,“现在很多猪场滥用活疫苗,蓝耳病越防越乱,其实是在饮鸩止渴。”在他的模式中,通过标准化营养方案消除营养代谢病,通过环控解决90%的环境病,通过生物安全和提升非特异性免疫防控传染病。

环控模块则聚焦温度、湿度、通风和密度等核心参数。“南方猪场夏天光靠风机+水帘通风不够,必须用空调降温降湿,呼吸道疾病发生率能降低80%,‘小飞’的季节性发病也可以有效降低。”罗玉祥分享东北“阳光养猪模式”防“飞”的成功案例,通过自然光照和通风提高温度、降低湿度,非洲猪瘟发生率下降了60%。

系统化:从“救火”到“预防”的思维转型

“传统养殖每天都在‘救火’,猪生病了才想办法用药;我们的模式是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罗玉祥强调,“营养、环控、健康三模块必须同步优化。”以母猪断奶为例,传统养殖模式21天断奶仔猪体重5公斤,而在“恒众农牧5.0模式”下,通过早期营养强化,24天断奶体重可达8公斤。“看似延长了哺乳期,实则缩短了育肥时间,每头猪育肥阶段能缩短15~20天。”

实时监测系统是系统化的“神经中枢”。采食量、粪便指标、环境参数……通过实时监测这些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预警。“过去靠肉眼观察,等发现问题就晚了;现在用数据说话,提前干预,养殖风险大大降低。”

模式落地: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说一千道一万,养殖户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赚到钱。”“恒众农牧5.0模式”突破传统的养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依赖,以产品+解决方案为核心,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科学管理体系,让养殖变轻松。实践证明,该模式落地5年以来成效显著,帮助合作养殖场的养殖水平整体提升15%~20%,成为众多养殖户增效降本的可靠选择。

罗玉祥拿出一组亮眼的数据:采用“恒众农牧5.0模式”后,母猪PSY从20头提升至28~30头,断奶仔猪成本降低30%;育肥猪120公斤出栏成本从15元/公斤降至12元/公斤以下,每头猪利润增加300~500元。

某合作猪场的案例颇具代表性。500头母猪的规模,采用“恒众农牧5.0模式”后,年利润从800万元飙升至1500万元,人力成本更是降低40%。“以前离不开资深场长,现在普通养殖户照着标准操作就行,门槛大大降低。”

除了成本下降,猪肉品质的提升也带来了溢价空间。“健康养殖下的猪肉,大理石花纹、肌内脂肪等指标都更好,屠宰场收购价能提高0.3~0.5元/斤,做品牌的话溢价更高。”罗玉祥透露,有的养殖户通过打造“健康肉”品牌,实现了20%~30%的利润增长。

未来:从养殖到经营的系统升级

“‘恒众农牧5.0模式’只是开始。”罗玉祥目光长远,“我们正在开发养殖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帮养殖户解决团队管理、成本核算和市场预判等问题。”他希望合作的养殖户能从“每天蹲猪圈”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用系统思维做战略决策”。

“养殖行业的未来,一定是数据驱动的工业化生产。”罗玉祥坚定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养殖户都能享受到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带来的红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本文作者:农兜 王恩慧

农兜艾格,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大农业数据服务平台,立足于内容数据、用户数据、交易数据、行业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开发,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内容服务、线上采买服务,为投入品企业提供品牌推广、线上交易和行业研究服务。农兜平台现有用户300多万,品牌合作企业400多家,艾格农业已为1000多家客户提供了5000余份细分产业咨询报告;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内容分发的龙头企业、畜牧投入品企业数字营销的先行企业和产业咨询领域的龙头企业。

【栏目介绍】

栏目名称:农兜专访

栏目介绍:农兜出品,关注行业焦点、洞察企业风云,采访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高管等,共话观点及经验,探讨发展与趋势,讲述有温度的经历和感悟,传递创新发展时代强音。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