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净化操作指南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猪只一旦感染了伪狂犬病毒,便会终生携带该病毒。因此,当猪场伪狂犬检测结果转阳后,感染猪如同“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向外界排毒,导致周边易感猪只感染发病。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猪伪狂犬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同时配套有鉴别诊断抗体试剂盒。凭借这两大“利器”,对于伪狂犬阳性猪场而言,最佳控制策略便是开展伪狂犬病毒净化工作。当前,猪场伪狂犬净化方案已经十分成熟,其核心可概括为五个字:测、免、监、淘、管。
一、测(摸底检测)
二、免(疫苗免疫)


三、监(日常监测)

四、淘(阳性淘汰)
阳性公猪:直接淘汰
阳性断奶母猪:直接淘汰
阳性后备猪:直接淘汰
五、管(安全管控)
生产用具管控:各生产单元的工具、物资严格管控,禁止交叉使用;
生产人员管控:各生产单元的人员负责各自区域,禁止相互串栏;
环境管控制度:伪狂犬净化期间,每周对各阶段猪群及猪舍、猪场环境进行2次以上的消毒;
外来生物管控:防蚊蝇,灭老鼠,消灭猪场内的野猫野狗;
后备猪管控:从伪狂犬野毒阴性场引种,引种前建议逐头采样检测伪狂犬gE血清抗体。入群前逐头采样检测伪狂犬gE血清抗体和伪狂犬病原;
生物安全审计:使用好工具——“猪场伪狂犬生物安全评估表”,寻找猪场内、猪场外存在的生物安全漏洞,并及时修补生物安全防控漏洞。
小结
综上所述,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测、免、监、淘、管”等多种措施,形成科学、系统的防控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于进一步优化净化方案,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技术的研发,以更好地应对猪伪狂犬病的挑战,保障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