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I 伪狂犬疫苗如何免疫!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一种以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感染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主要携带者和贮存宿主,猪一旦感染后不同阶段的猪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新生仔猪感染后表现出昏睡、下痢、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随着猪群日龄的增长,中大猪主要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表现出体温升高、咳嗽、以及繁殖障碍问题,公猪会出现精液质量下降、睾丸炎、配种能力下降。给猪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

疫病净化规划

针对伪狂犬病的防控,疫苗免疫是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疫苗免疫我国有效的控制了伪狂犬病的发病率。随着国家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提出一系列针对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的一些政策,在2012年05月30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伪狂犬达到净化标准。在2021年12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主要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在全国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动物疫病净化场(猪伪狂犬在目录首位),80%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站、基地)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

►►►

免疫程序分析

伪狂犬净化是我们必须要走的道路,但现如今通过病原监测发现我国许多养殖场依然处于伪狂犬野毒阳性甚至发病阶段。尤其在130日龄左右,猪群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问题。很多猪场认为目前自身生物安全水平较高,疫苗也进行了免疫,为什么还会出现转阳发病的情况?

01



很多猪场的伪狂犬疫苗免疫仅仅是参考其他厂家,并没有对自己的猪场进行有效的评估。免疫程序大多为出生仔猪滴鼻免疫,35-42日龄肌注,一些猪场会在70-80日龄再进行一次免疫。这种免疫程序乍一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们需要考虑生长猪群免疫程序制定的基础是什么。我们一方面需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猪场的感染压力。如果母猪是跟胎免疫那么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母猪排毒的概率,提高母源抗体水平,从而提高了对仔猪的保护力。仔猪及保育阶段猪群健康度比较高,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35日龄免疫是不是过早。

02


如果猪场采用一年3-4次普免的方式,母猪会在不同的妊娠期免疫,这种情况就导致母猪生产后母源抗体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如果仔猪还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免疫,那么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影响就会表现出来,一次免疫后出现仔猪伪狂犬抗体离散度较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一次的肌注免疫往往是不够的。

03


如果猪场产房和保育阶段比较稳定,130日龄左右转阳发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免疫时间向后推迟或者增加免疫次数。因此猪场如何进行伪狂犬疫苗免疫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抗体监测后再确定如何免疫。针对育肥阶段发病转阳的猪场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再100日龄左右再进行一次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后期转阳发病的问题。

►►►

滴鼻免疫应规范

对于伪狂犬的阳性场,仔猪的早期滴鼻免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很多猪场认为仔猪的早期滴鼻免疫工作做了,后期猪群为什么还是出现了问题。是不是疫苗的质量有问题。疫苗质量问题是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实的一个原因,这其中不排除一些假疫苗,而正规厂家出厂的疫苗质量都是有保证的,但要确保疫苗出厂运输保存的各个环节要达标。而免疫效果不确实更多原因还是在于滴鼻免疫的操作是否规范。如滴鼻器雾化效果、免疫剂量、免疫后停留时间,仔猪是否打喷嚏导致疫苗外流现象等等,因此猪场滴鼻免疫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否规范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防控管理不懈怠

伪狂犬的净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猪场需要从不稳定或发病场,逐步过渡到阳性稳定的状态,阻止阳性猪排毒,阻止病毒在猪场的循环传播,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免疫、检测、淘汰工作。最终实现伪狂犬的净化。这一系列的工作中除了要有生物安全作为基础,还应建立合理、有效、灵活的免疫方针和策略。

哈药“伪美瑞”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