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猪周期的研判

新一轮猪周期的研判


3.3.1时间:近在咫尺,拭目以待


能繁母猪拐点已现,新一轮猪周期近在咫尺。(1)从上游育种市场来看,种猪进口量在2020年12月达高位后持续回落,而种猪培育开始需20-32个月传导至能繁母猪存栏,据此推算能繁母猪存栏应当在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出现真正的下行拐点,实际上于2022年12月出现了拐点开始下行;(2)考虑市场博弈带来的短期供需变化的话,从能繁母猪培育至商品猪出栏需要9-15个月,生猪出栏量预计出现下行拐点的时间预计在2023年9月到2024年3月之间,结合猪肉消费旺季下半年开启,预计2023年四季度初生猪产能开始去化,猪肉价格开启上行阶段,春节前后产能去化加速;(3)结合资本市场通常较猪肉价格上行提前半年预期的规律,预计6-7月是个较好的投资时间窗口。


3.3.2空间:预期一致,难超前浪


市场预期一致导致猪价提前上涨,规模养殖盈利依赖生猪产能扩张。在猪价高企的时猪肉养殖户积极补栏扩产能、加大资本投入,而在猪价低迷时市场则会出清,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除猪肉市场本身供需外,生猪养殖企业各自有意识的市场行为也组成了猪周期波动的一部分。在经历了第五轮超级猪周期后,越来越多以上市公司为代表规模养殖企业意识到了跨越周期的重要性,只有在行情低迷时抗住现金压力扩大产能活压低出栏,待到周期高点才能赚取稳定高额的利润,因此,产能扩张成为了主流选择。对于第六轮猪周期开启的一致预期也导致猪肉价格在2022年的快速上涨,然而产能去化在二次育肥市场热度增高和集体压栏待售的情况下进展缓慢,导致2023年初的猪价回落。产能扩张和周期回归作用下,新一轮的周期上限难超前轮。新周期上行空间有限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非洲猪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散养户得到了很大的出清,而专业且资金实力强的规模养殖户则通过增资扩大了产能,规模化加速,市场份额更多向头部企业集中,周期低位时很大程度上抗住了产能去化的压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实力压栏或二次育肥等待价格回升,生猪供应增多。二是因为外部冲击因素减少,周期回归可能和历史第四轮周期表现趋同,猪肉价格基数也在经历多轮周期后到达相对高位,市场一致预期下,新周期空间很难超越前浪。


3.3.3结构:格局优化,强者恒强


规模化是市场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共同需求,是过去,是现在,也将是未来。自2007年来,生猪出栏场数在500头以上的比例从0.05%增至0.78%,1000头以上的比例从0.05%增至0.33%,规模化养殖户持续增多。国家层面而言,2020年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到203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5%以上;企业层面而言,规模化是控制养殖成本实现周期跨越的“捷径”之一。由此,散养殖户的出清与市场份额的抢夺都将加速行业格局优化,就目前来看,龙头企业优势较大,参考农牧和食饮板块中相对成熟的子行业历程来看,强者恒强的概率较大。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