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2年的“幽灵”毒株突袭猪场!蓝耳病疫苗毒株返强再敲警钟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2024年底,云南一座原本平静的规模化养猪场突然拉响警报:母猪流产风暴席卷猪群,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比例飙升至惊人的88%,同时小猪持续高烧不退。经检测确认,罪魁祸首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俗称蓝耳病)。然而,由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团队主导的深入调查与追踪溯源,揭示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真相——引发这场灾难的毒株,竟与12年前肆虐江苏后销声匿迹的某个疫苗“返强”毒株高度相似,仿佛一个潜伏多年的“幽灵”突然现身!

image.png

一、养猪业的“老对手”与“新威胁”

蓝耳病对养猪业而言绝不陌生。这种病毒传染性强、变异性高,自1996年在我国大陆首次分离以来,一直是猪场健康管理的重大挑战。2006年,由高致病性蓝耳病毒(HP-PRRSV)引发的“高热病”疫情集中暴发,迅速波及全国十多个省市,导致超过200万头猪发病,约40万头死亡,损失惨重。

为了对抗这种顽敌,科学家们研制出减毒活疫苗(MLV疫苗),其中就包括应用广泛的JXA1-R株疫苗。这类疫苗效果相对较好,尤其是针对与其基因相似的病毒时。但活疫苗本身有个潜在风险:疫苗病毒在猪体内依然能复制繁殖。这就埋下了一个隐患——病毒有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重新获得强大的致病力,即“返强”。2012年,江苏就曾分离到三株源自JXA1-R疫苗的返强毒株(NT1, NT2, NT3),它们引发了严重疫情。这一事件后,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的使用逐渐减少。2013-2014年,另一种名为NADC30-like的毒株传入并流行起来,成为近年来的主要流行毒株,或常与高致病性疫苗毒株发生基因重组。

二、幽灵重现:高度相似的“返强”毒株突袭云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4年12月,在云南这座从未使用过JXA1-R疫苗、且严格引进蓝耳病阴性后备母猪的猪场,一场严重的蓝耳病疫情骤然暴发。科研人员从发病猪体内成功分离到病毒,命名为YNdl24株。

基因测序结果让专家们大吃一惊!YNdl24株的基因序列与12年前江苏分离的疫苗返强毒株NT1、NT2、NT3的相似度高达99.4%-99.5%。更关键的是,在病毒多个重要蛋白(ORF1a, ORF1b, ORF4)的氨基酸序列上,YNdl24株拥有10个与当年NT系列毒株一模一样的独特变异位点。同时,它也具有典型高致病性蓝耳病毒的特征性基因缺失模式(位于Nsp2区域),并且基因分析未发现它与其他流行毒株发生重组的迹象。

这些铁证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YNdl24株就是源自JXA1-R疫苗的返强毒株! 它极可能就是2012年引发疫情后,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以某种未知方式在环境中或某些猪群中“潜伏”了长达12年之久,如今再次现身作乱。小猪感染后表现出的持续高烧(≥40.5℃)、呼吸困难、厌食等症状,与当年NT系列毒株在试验中引起的症状如出一辙。

三、疫苗“返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安全隐患

云南这起疫情,如同一声尖锐的警报,再次将蓝耳病活疫苗的“返强”风险推到聚光灯下。活疫苗的核心原理是使用毒性被大幅削弱(减毒)的活病毒,让猪体产生免疫力。然而,减毒病毒在猪体内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几率发生基因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重新获得致病力,变回“野毒”般的强毒株。

此次事件最令人困惑和警惕的是两点:

超长潜伏与高度相似:蓝耳病毒本身变异速度很快。一个毒株在野外持续传播12年后,其基因通常会发生显著变化。但YNdl24株却与12年前的NT毒株保持了惊人的高度相似。如果它是近期才从疫苗株“返强”而来,是什么强大的“压力”促使它精准地变回了12年前的模样?这强烈提示,那些导致其毒力恢复的关键变异位点可能非常特定且稳定,亟待深入研究。

未知来源与传播潜力:该猪场从未使用过JXA1-R疫苗,病毒是如何传入的?是通过人员、车辆、物资、野生动物,还是空气传播?这个“幽灵”毒株在过去12年藏身何处?它是否已悄然扩散?它未来是否有能力卷土重来,甚至取代当前主流毒株?这些都是悬而未解的疑问,也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四、警钟长鸣:呼唤更安全的疫苗与更严密的防控

杨汉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提供了确凿的证据: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存在固有的安全缺陷,“返强”风险是真实、不可预测且后果严重的。 这不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担忧,更是田间反复发生的残酷现实(该团队之前的研究也已在猪体连续传代实验中直接证实了疫苗毒株的返强现象)。更令人忧虑的是,此次事件表明,返强毒株具有长期潜伏和突然暴发的巨大威胁,它们可能隐匿多年,伺机而动,一旦在易感猪群中出现,就能造成毁灭性打击。然而,当前我们对“返强”机制的理解仍显不足——为何毒株会以特定方式变异“返强”?关键致病位点在哪里?这些核心科学问题亟需持续攻关。因此,开发设计更安全的下一代蓝耳病疫苗(如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新型灭活疫苗等),同时持续强化猪场全方位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云南猪场的这场无妄之灾,是消失12年的疫苗“返强幽灵”对养猪业的又一次突袭。它无情地揭示了依赖特定类型高致病性蓝耳病活疫苗所伴随的潜在风险。对于广大养猪场和专业养殖户而言,这起事件深刻提醒我们:在选择蓝耳病疫苗时,必须将安全性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充分认知不同类型疫苗(尤其是活疫苗)的潜在风险。同时,持续强化生物安全体系,筑起阻断一切病毒(包括未知的“幽灵”毒株)入侵的铜墙铁壁,是守护猪群健康、保障猪场效益的永恒基石。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更安全的疫苗设计之路,而在黎明到来之前,高度的警惕与扎实的防控,是我们抵御风险最有力的武器。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猪中自有黄金屋,异种器官移植给养猪业带来了什么?

农兜艾格规模猪场关键技术培训会武汉站成功举办

环保大考!湖南养猪老铁准备好了吗?省内最严环保排查即将开始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