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融绑架的养猪业,是时候结束了?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2018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猪肉供应紧张,价格飙升。这也导致养猪业备受资本的青睐,各大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纷纷涌入,试图从中获利。智能化、科技金融等概念也被引入养猪业。不仅仅是小规模的私人投资者,连房地产等行业的大型企业也开始涉足养猪业。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2020年曾表示:“今天房地产转行做养猪的,我们简单地算了一下全国超过1000家。”
金融是一把双刃剑
许多企业认为金融能够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专家也认为金融能够加速行业的规模化,但他们忽略了“金融所推动的产能提升”必须有“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来支撑。考虑到我国养猪业基本已经饱和,再加上近年来疫情带来的消费降级,金融加持下的产能提升,直接导致养猪业进入了一个超长猪周期。也就说在行业处于低级阶段时,金融的助力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但一旦行业进入成熟期,金融的助力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此前在2023年第十九届畜牧饲料科技与经济(全球)高层论坛上,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指出:“目前,中国生猪的近期产能已经超过7亿头,再加上在建和闲置的生猪产能超过10亿头,考虑到目标产能可能超过15亿头。”而我国每年的生猪消费量实际上只需要7亿头,产能过剩必然会带来行业的巨大震荡。按照这个估算,目前在建、闲置甚至烂尾的生猪产能已经超过3亿头。
成也金融败也金融
很多养猪企业在金融的支持下,盲目扩张,导致生猪产能居高不下,同时也造成了不少企业陷入资金困境。例如,在生猪价格上涨时,各大上市猪企依托高价股票开始疯狂扩张。正邦一度陷入了破产危机,后来通过与双胞胎重整才度过难关。傲农也面临资金链紧张,多笔资金逾期未能偿还,被法院启动了重整程序。而天邦食品则不得不出售旗下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来缓解压力。
金融正在侵蚀生猪行业的本质
在金融的影响下,生猪行业逐渐偏离了原本的主要目标,即向消费者提供猪肉。在金融的助力下,生猪行业的盈利模式开始多样化,出现了各种新颖的概念和业态,如猪景房、ID猪、智能化养猪、可溯源猪、预制菜等。这些新兴概念吸引了许多行业内的人投身其中,也背离了养猪行业的本质。
最近在人大经济会议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效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其中,人民银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政策,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限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以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并着力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引导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需求,以应对产能过剩等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而在此之前,《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都将生猪产能调减列为重中之重,新版调控方案更将过去几年4100万头能繁母猪的保有量目标下调到了3900万头。这表明当前生猪养殖业被定义为“产能过剩行业”。结合央行行长的发言,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将会收紧金融在生猪行业中的运用。
与其对应的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建议加大对龙头猪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在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金融在养猪行业中可能会进一步收紧的趋势。
养猪行业是关于民生的重要服务行业,其发展应当以服务民生为主旨。金融的作用应当是支持行业健康发展,而不是导致行业盲目扩张或产生过剩。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以促进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合理利用金融资源,推动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企业也应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生产质量和环境保护,真正为民生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往期精选


半数亏损,多家头部养猪企业发布2023年财报!又一家企业因跨界养猪失利,负债率持续走高
超过65%,城镇化的分水岭,养猪规模化的终点?
一头猪可赚422元,生猪行业盈利回升!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