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要注意:猪价虽上涨,但补栏仍需谨慎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当前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出活跃且有所升温的局面。自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价持续攀升,至6月2日,全国生猪均价已达8.89元/斤。尤其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猪价更是突破了9.5元/斤的态势。

猪价上涨原因是什么

首先,全国母猪产能的大幅下降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自去年7至9月份起,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开始逐月下滑,直接影响了阶段性标猪的出栏数量。同时,去年底的疫病现象在北方市场中加剧了散户产能的去化速度,进一步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缺。

其次,猪肉消费需求有所回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复苏为猪肉消费提供了动力。此外,去年由于冻肉储备较少,居民日常对猪肉的需求逐渐增加。

第三,二次育补栏的积极性升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前期的产能去化以及二次育肥的需求,使得北方地区的二育空栏比例大幅提升。随着市场上对于猪肉价格上涨预期的加强,养殖户纷纷加大对生猪的投入,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抢购现象。

猪价的上涨直接带动了仔猪价格的一路走高

2024年初的时候,当肥猪价格处于7元区间时,仔猪就已经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了,数据显示一月仔猪价格曾大涨至400元/头,进而进入5月份时,价格水平达到了650元左右,直冲700元,其中集团猪企成为购买的主力军。

种猪销售领域也迎来了供不应求的热潮。一些种猪企业反映,当前的二元母猪交易火爆,几乎是一出手就被抢购一空。种猪的热销反映了市场对于高质量猪源的迫切需求。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下半年的市场行情

从供应角度看,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85亿头,同比下降5.2%。这说明前期产能去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示,随着供给的改善和需求的季节性回暖,生猪价格未来有望呈现趋势性上行。

再看需求端,随着夏季的到来,猪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特别是在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期间,猪肉的消费量预计会有显著的增长。

近期大猪库存正逐步出清,而后续的中大猪数量却未见上涨,虽然需求有所疲软,而二次育肥的加入直接延缓了生猪的出栏量,对冲了猪价持续下行的通道。我认为猪价触底持续反弹的时机已经到来,猪价已经进入上涨通道。

尽管生猪价格正处于上行周期,但建议养殖户们不应盲目进行补栏。应当根据自身资金状况,谨慎考虑合理补栏的规模。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大型养殖企业可能缩减了部分业务规模,但仍处于行业绝对主导。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往期精选


猪苗紧俏,有望涨至700元/头!
“睁眼看世界”下的“外资养猪”
全面盈利!猪价已涨破17元/公斤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