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类疾病防控及治疗方案大全,几种常见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用药

猪繁殖障碍类疾病是养猪业中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期母猪流产、 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产仔的数量明显减少,公猪精液质量下降。2018~2021年在非洲猪瘟肆虐时期,猪繁殖障碍类疾病旧病频发、新发病不断出现、病原体的不断变异,增加了鉴别诊断和防控的难度,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022年对于养猪业来说非常煎熬,一旦发生繁殖障碍类疾病,无异于雪上加霜。祺茂堂生物小编提醒大家,一定要防控好繁殖障碍类疾病,让猪群产出健康的仔猪,迎接下一个猪周期。

非洲猪瘟弱毒株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淘汰,此病的发生隐蔽性强

一、2018年~2021年猪繁殖障碍类疾病流行特点

1、旧病频发: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常见类疾病出现频频发病。猪繁殖障碍疾病除了造成种猪繁殖性能下降,同时还使治疗费用增加、饲料利用率下降、生猪死亡率上升。

2、新发病不断出现:衣原体在华南地区初产母猪群发病;非洲猪瘟弱毒株导致母猪流产、死胎、淘汰,此病的发生隐蔽性强;圆环病毒3型在国内检出率越来越高,流产胎儿中经常检出。

蓝耳出现NADC34-Like毒株,给我们的疾病防控带来新的难题。

二、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诊断与防控难点

1、引起繁殖障碍的因素广泛,除了传染性疾病还有种源(初配日龄与体重)、营养(微量元素)、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因素。

2、疫病的传播途径多:接触、胎盘、污染物、空气、虫媒、精液等。

3、临床症状相似度高:疾病发病后仅仅通过临床表现难以准确鉴别。

4、实验室诊断难:发病原因复杂、精准采集病毒血症期间血样、不同疾病采集病料部位不同等。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其中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鉴别这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人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该病95%发生于第一胎母猪,死胎大小不一,心肌坏死

三、常见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母猪以发热、厌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多发生于怀孕100天以后,死胎较大,肺有水肿。

2、 猪的伪狂犬: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孕猪主要在怀孕中后期流产占80%以上,有部分生后发病,表现神经症状。

3、 猪细小病毒:是由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之一,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及健康仔猪,母猪无明显的其它症状。

该病95%发生于第一胎母猪,死胎大小不一,心肌坏死。在怀孕30—50d感染,主要是产木乃伊胎,如早期死亡,产出小的黑色枯萎样木乃伊胎,如晚期死亡,则子宫内有较大木乃伊胎;怀孕70d之后感染,母猪多能正常生产,但产出的仔猪带毒,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4、 猪乙型脑炎:本病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初期肿胀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萎缩变硬、性欲减退、精液带毒、失去配种能力。

本病由蚊虫传播多发生于7——11月,分娩期正常或延产,死胎大小均匀。四肢有畸形,脑和脑软膜充血、水肿。

有的后肢麻痹、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的眼险粘连、发绀

5、 衣原体: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表现有流产、肺炎、心包炎、关节炎、睾丸炎和子宫感染等多种临床症状。一般早期流产,感染后3周在血中才可检测到。

6、 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是寄生在猪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附红细胞小体,各龄猪均可感染。一般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雨后湿度大的时候。

本病是以高热稽留、皮肤发红、黄疸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仔猪和生长猪死亡率较高。

病猪厌食、嗜睡、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皮肤红紫,指压不退色,便秘或拉稀,也有的后肢麻痹、流涎、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的眼险粘连、发绀。部分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死胎,偶见母猪乳房或外阴水肿,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四、2018~2021年繁殖障碍类疾病的发病因素分析

1、行情因素。2018年养猪业持续低迷,养殖户纷纷淘汰母猪,盲目静默减少疫病防控,因此许多猪群出现由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等疾病引起的流产。

2019~2020年行情持续高价位,养殖户急于给发情母猪配种,往往基础性疫苗都没做,导致母猪发生细小病毒、乙脑等疾病流产死胎。

2、病毒毒株变异。自2013年以来蓝耳病病毒先后出现NADC30-Like与NADC34-Like,使得蓝耳病的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另外人们对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意识淡薄,产品选择不当(蓝耳病灭活苗),是近年来蓝耳病发生的综合原因。

据胡旭、李超等人报道2017~2021年,NADC30-Like已经成为国内蓝耳病主要流行毒株;NADC34-Like毒株的逐渐增加,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优势毒株。

已知的病毒、细菌、衣原体、寄生虫有数十种

3、非洲猪瘟缺失株。对流产胎衣,病猪剖检取淋巴结、脾脏等进行检测,疑似病例弱毒株、疫苗毒检出率会大大升高。据冯军等人研究表明慢性、温和性病例的核酸不易检出,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后,口、鼻、肛拭子非洲猪瘟核酸检测呈阳性,并缺失部分MGF或CD2v基因片段。

4、PCV3成为繁殖障碍类疾病新成员。据OUYANG TING等人研究表明在我国,PCV3的阳性率介于10%~60%,个别猪场达到100%,且自2015年后也呈上升趋势。

5、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疫苗免疫次数减少、弱毒活苗与灭活油苗联合免疫;联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等因素,导致猪群免疫后抗体无法达到免疫保护期,出现免疫失败。

五、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综合防控

疫病防控首先要把生物安全做到位,无论非洲猪瘟野毒还是基因缺失毒都要杜绝入场。母猪群的健康管理,饲料营养与霉菌毒素一定把好关,健康的体质是生产的源泉。母猪群的基础免疫一定做到位,避免出现漏免、免疫失败等问题。

疫苗是当前养猪业防控疫病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手段。做好母猪群的保健,建议定期投喂土霉素、强力霉素等预防衣原体的发生。

在非洲猪瘟常态化下,如何确保免疫次数少效果还要好,建议大家选用安全长效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建立健全合理的免病程序。

猪患繁殖障碍症的主要病因是病原性因素。已知的病毒、细菌、衣原体、寄生虫有数十种,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列入免疫等程序中,但应把危害较重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伪狂犬病、蓝耳病和布氏杆菌病等纳入猪场整体免疫程序中。

杜仲叶提取物

加强母源抗体监测。仔猪体内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干扰抗体滴度,甚至完全抑制抗体的产生。为防止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对某些传染病定期进行母源抗体监测,选择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滴度较低的时间接种疫苗,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母源抗体监测,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在使用饲料过程中,必须根据种猪的各阶段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置饲料,提高日粮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饲喂高能量饲料。特别要确保矿物质元素钙、磷、铁、铜、锌、锰、碘、铬、硒和维生素E的正常供应,确保限制性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平衡。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一是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设施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加强冬季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二是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

对正常猪的粪、尿发酵或沼气处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三是消灭鼠、蝇、蚊传播媒介,严防狗、猫、飞鸟等其他动物进入栏舍。

中药防治,可以用杜仲叶提取物提高母猪的产仔量以及提高仔猪出生均匀度以及出生重量。日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可增强母猪体质,提高母猪抗应激能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产仔数量,产后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以及仔猪的抗病力。

促进母猪健康,稳定生产性能。缩短产程,增加产仔数,减少母源性腹泻,增加产奶量。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 发布于:山东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