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字当下,哪家猪企会笑到最后?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2023年对生猪行业而言,是充满了挑战和考验的一年。这一年,行业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峻和持久的猪肉周期冲击,导致大多数企业面临严重亏损。根据金融界提供的数据,截至1月31日,有22家从事生猪养殖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预告。其中,有18家企业报告了亏损,总计亏损金额达到了248.66亿元至291.65亿元之间。
面对2023年“全年度历史性亏损”,养猪企业开始采取不同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一部分企业转向数字养猪,以利用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效率;而另一些企业转型投入预制菜市场,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尽管如此,大多数企业依然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养猪,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每母猪年均产仔数(PSY)来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
比如,牧原股份在2023年将控制成本放在了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平均商品猪的完全成本控制在大约15元/公斤,比2022年下降了0.7元/公斤。在饲料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该公司依旧实现了生猪养殖成本约0.9元/公斤的减少。尤其是在南阳区域,该公司最具成本优势,2023年生猪出栏量超过了400万头,全年的平均养殖成本控制在大约14.1元/公斤。公司旗下的一些表现突出的子公司,比如凤台和老河口,全年平均生猪养殖成本更是低至大约13.6元/公斤,即便在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环境下,它们依然保持了盈利状态。
当前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规模猪场与散户的较量已经结束,规模场通过蚕食小散户来换取市场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行业竞争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规模猪企之间。上市公司为维护资本市场的青睐,不得不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市场占有率;省级大型养殖企业也在借贷融资,硬撑渡过行业低谷期。这种规模化发展策略无疑将加剧行业集中度提高。
而最为尴尬的是中小规模猪场,他们一方面要面临生存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临大猪企的蚕食,还无法享受“家庭农场的政策红利”很可能将成为这轮行业洗牌中的最大受害者。
整个行业的发展逻辑正从“大鱼吃小鱼”转向“海洋存亡”的阶段。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将在于企业是否能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成本控制,在同质化的规模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
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养殖行业的整合重组的重点将是规模场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如果无法借力资本或提高竞争力,很可能将被行业洗牌所淘汰。而那些拥有充足资金实力、先进管理理念的龙头猪企,将进一步壮大,或将成为第一批生猪寡头。
在当下,很多专家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日益严重,养猪产业必然走向高度规模化的道路。他们预测未来的生猪产业将由少数几家大型猪企占据,他们将垄断中国的生猪生产的90%以上。但是我认为,中国“低廉劳动力”的人口红利并未完全消失,而是转向了农村地区。这种转向并非社会正常发展导致的,而是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如果返乡农民工无法在农村获取满足家庭生活的收入,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抵触情绪,使其情绪不稳定,甚至可能走向极端。所以如何保持人民有事业可投入,对未来产生信心,是当前最重要的。
所以我认为谁能解决当下农民的问题,即“农民不断增长的收入需求与不断减少的农村就业机会之间矛盾”的企业,将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来说,那些能够为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提供再就业机会的大猪企,将会在生猪产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往期精选


温氏股份:3月份公司单头肉猪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五一”假期对猪价提振有多大?
小麦该不该做“青贮”,为啥农民说了不算?
神农集团2023年生猪出栏量突破“百万大关”!猪价陷入僵局,上涨压力巨大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