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携手聚焦精益生产,行业合力助推产业共赢——南北猪业交流会暨猪场精益生产研讨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

图片


图片


金秋送爽,江天寥廓。2025年9月25日下午,“东北养猪交流会暨第三届黑龙江TOP40猪业峰会”分论坛——“南北猪业交流会暨猪场精益生产研讨会”在冰城哈尔滨的万达文华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南北省级协会、行业知名专家、规模养猪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及行业媒体的2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南北猪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聚焦猪场精益管理实践,分享先进经验,共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本次会议由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史记育种)冠名举办。




图片

会议第一阶段由辽宁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潘春艳主持。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杨平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养猪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我国地域广袤,南北方在猪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养殖方式、市场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各具特色。他强调,需要把握机遇,携手开创南北猪业交流合作的新局面:要深化南北协作,释放区域协同新动能;要聚焦技术创新,培育行业发展新优势;要践行精益生产,筑牢成本控制生命线。希望以此次南北交流为新起点,携手并肩,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融合,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化合作,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创新,共同谱写全国猪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

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傅衍在致辞中表示,东北地区气候适宜、饲料资源丰富、生物安全条件良好,适合发展养猪产业。特别是美国养猪模式注重投入产出比和规模化效益,智能化程度高,粪污还田利用率高,符合东北土地广阔的特点。我们有信心将新投产尚志遗传核心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猪遗传核心场。


图片

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吴文代表集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感谢各界对东北养猪产业的支持。他指出,近年来东北养猪产业稳步发展,粮饲资源一体、良种攻关突破、种养循环生态等优势突出。期待与各方在种源攻关、智能猪场、区域品牌建设等领域深化合作,共享产业升级机遇。


研讨会紧扣“南北猪业”及“精益生产”两大核心主题,安排了多场专题报告。


图片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执行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作题为《健康养殖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报告。他介绍了全健康原则、母系猪平衡育种技术、高产母猪饲喂策略和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他强调,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三者之间紧密联系。提升猪肉生产效率需保障猪只内在价值与动物福利,兼顾经济效益,科学选择后备母猪使用年限,实施精准饲喂与精细管理,推广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以提高养殖效率与生物安全水平。


图片

福建倍思达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庆祥分享《纤维给猪场带来的价值》,介绍了公司概况、研发团队以及纤维在猪、鸡、宠物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作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评审通过企业,倍思达用双标准参与制定饲料原料中膳食纤维测定方法,致力于推动纤维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养殖企业降本增效。未来倍思达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引领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科学应用。


图片

兴兴点点业财咨询创始人陈兴作题为《一头猪的经济账》的报告。他提出猪业经营“五角星模型”,即盈利能力、财务健康、发展质量、现金韧性和运营效率,分别作为猪企可持续发展的支柱、红线、基座、命脉和引擎,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和制衡。养猪业的未来竞争,不是单点能力比拼而是“五角星模型”的闭环协同的对决。


图片

会议第二阶段由吉林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张树敏主持。


图片

河南恒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付瑞珍作《智“液”未来:液态饲喂模式助力生猪养殖产业升级新纪元》的报告。她阐述了自动化液态饲喂系统在中国应用十年来的好处,应用场景,用户反馈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详细介绍赛尔特液态饲喂系统,呼吁行业同仁以开放、科学的态度积极拥抱生猪养殖新变革。


图片

深圳市中建南方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应姣作《猪舍生物安全与空气过滤》的报告。她介绍了空气过滤的应用背景、必要性、公司产品与服务保障。中建南方的猪舍空气过滤系统通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装置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拦截空气中的粉尘、飞沫及病原微生物。



图片

交流环节由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副会长、猪业分会会长刘宗虎主持。交流围绕南北方养猪行业的不同和合作潜力、南北猪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养猪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三大话题展开,邀请南北区域部分省级协会代表、行业知名专家、南北区域规模养殖企业代表、养猪行业上下游企业代表及行业媒体代表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行业知名专家代表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各省协会代表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猪场及养猪行业上下游企业代表发言


图片
图片
图片

媒体代表发言


现场互动频繁,气氛活跃。代表们指出,南北方在资源、环保、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通过加强南北交流,探索具体合作模式,推行动物福利,聚焦节粮、高产、抗病等关键技术,加强生物安全和财务管控等具体措施来实现“降本增效”,共同应对行业挑战,合力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在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集约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市场波动、疫病防控、成本压力、环保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南北区域间的经验交流与技术互鉴,深入推行猪场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全行业的生产效率、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北猪业搭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对接平台,更清晰地指明了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猪场通过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发展方向。

此次研讨会由东北养猪交流会组委会组织,中国畜牧业协会中畜传媒、中国畜牧兽医报社、黑龙江龙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