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租、停建、收缩战线…养猪巨头们悄悄在打什么算盘?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近段时间,罗牛山宣布提前终止贵州兴义猪场的租赁合同,在行业内引发不少关注。这并非个例。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走低,不少养殖企业都面临效益下滑、资金紧张等压力。从退租减租,到关停低效场、搁置扩产计划,一场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调整,正悄然在养猪业中铺开。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如何在行业低谷中稳住脚步、积蓄实力,已成为一道现实而紧迫的考题。

一、行业寒冬,主动调整成共识

罗牛山在回应投资者时指出,终止兴义猪场租赁,主要是因为当地猪价长期低迷,导致该场自投产后持续亏损。为控制损失、避免长期拖累整体经营,公司依据合同约定,审慎作出了这一决定。这并非放弃,而是在不利环境中主动收缩、保存实力的理性选择。

事实上,不光是罗牛山,天邦食品也在今年通过退租、改建、优化设施等方式,努力提升母猪场和育肥场的产能利用率。从山东区域的产能收缩,到人效、养殖模式的全面优化,天邦正多措并举,力求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二、扩产暂停,战略重心回归“稳健”

除了退租和产能优化,部分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之前的扩张计划

神农集团在七月公告,终止了一项原计划用于红河弥勒年出栏24万头仔猪扩繁基地的定增募资项目。公司坦言,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金安排。

天康生物也在三月宣布,终止甘肃的仔猪繁育与生猪育肥项目。公司表示,如果继续推进,投资回报可能不及预期。因此,资金将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支持核心业务,并通过设施升级、种猪优化、轻资产运营等方式,稳步提升养殖效率。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行业正在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资产质量、成本控制和资金安全。养猪不再是谁规模大谁赢,而是谁活得更稳、更久。

三、降本增效,从“活下去”到“准备复苏”

当前,养猪行业已全面进入深度调整期。猪价持续低位运行,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现金流成为很多养殖场生存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降本增效”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法则。

不少企业开始从细节入手,提升管理效率:优化饲喂程序、加强疫病防控、淘汰低产母猪、推行批次化生产……一点一滴的改进,都在为整体成本下降贡献力量。也有养殖场开始尝试合作经营、托管养殖等轻资产模式,减轻投资压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END

行业的冬天,也是思考与转型的最佳时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家庭农场,眼下最重要的不是盲目扩张,而是静心修炼内功,稳住生产、控住成本、管好现金流。只有活过这个寒冬,才能在下一轮复苏到来时,有力气站起来、跑得更远。养猪人不易,但只要我们沉住气、踏稳脚,春天终究不会太远。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决战猪业巅峰! 当“猪王”放缓扩张,“肉王”大力建场

猪价“旺季不旺”背后,四季度能否迎来“绝地反击”?

养猪人的对手,从来不是“猪周期”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