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越高,赚得越少?这是为什么?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一些养殖户朋友可能会有一个困惑:家里母猪的PSY明明从21头提高到了24头,但年底一算账,利润不升反降。原因出在哪?半年里淘汰了20头“产不动”的能繁母猪,补栏后备花了6万,又因为仔猪出生重不均匀、成活率低,多喂了不少乳猪料……这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点破了我们很多人在追求“高产”时的误区——光看PSY,却忽视了“可持续繁殖”才是长久赚钱的关键。

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当然重要,它是反映母猪繁殖效率的核心指标。但它更像是一次“期中成绩”,只能说明这一阶段的产仔表现。而真正决定猪场能否持续盈利的,是母猪能否在3-4个胎次中都保持稳定生产——不发情延迟、不早衰、不因体质差被迫淘汰,这才是我们真正该追求的“长期健康证”。短期的数字再好看,不如母猪能多陪你走几胎。
影响效益的“隐藏指标”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高繁”,只盯着PSY是远远不够的。有三个常常被我们忽略、却直接影响效益的“隐藏指标”,尤其值得咱们养猪人重视。
第一个,是母猪的使用年限。普通母猪往往在第2-3胎之后就会出现发情推迟、排卵数下降的问题,不得不提前淘汰。而一头遗传性能稳定的优质种猪,通常能高效地完成3-4胎的生产。我们简单算笔账:一个100头能繁母猪的场,如果淘汰率从35%降到25%,一年可以少补10头后备母猪。光是引种成本就能省下3万元,还避免了新猪适应期间的生产空档。这不仅是省钱,更是维持生产节奏稳定的关键。
第二个关键指标,是窝均健仔数和出生均匀度。有些猪场PSY看起来很高,一窝产14、15头,但里面可能就有2-3头是弱仔,最后真正能断奶的只剩11头。而有些场,虽然一窝只有12头,但健仔比例高、整齐度好,最终能成活11头以上。后者不仅减少了奶粉、人工和护理成本,整体收益反而更稳更高。弱仔多,表面上只是“多耗点奶”,其实背后是母猪体质、繁殖管理、营养策略等多方面问题的信号。
第三个常被忽视的指标,是繁殖周期的稳定性。一头能够持续高产的母亲猪,其断奶-发情间隔、怀孕天数、空怀时间都应是稳定可控的,理想状态下每胎应控制在145-150天之间。如果产后恢复慢、返情率高、空怀期长,就会打乱整个猪场的批次化管理节奏,尤其对自繁自养的中大规模场来说,生产计划一旦乱套,成本就会悄无声息地往上跑。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高繁殖性能”
首当其冲的是优质遗传基因。好种源是地基。现在越来越多的育种公司不仅关注“产仔数”,更注重母猪的终身繁殖能力。比如行业里一些领先的企业,会专门选育断奶后5天内就能正常发情的母猪品系,同时把“后代均匀度”“仔猪出生重”也纳入育种指标,保证仔猪初生重稳定在1.3-1.5kg之间。这样的猪,生得整齐、好养、奶水足,弱仔自然就少。
第二是科学营养。不少养殖户为了追PSY,喜欢给母猪“加餐”——高蛋白、高能饲料拼命喂,结果反而加重了母猪肝肾负担,导致机体早衰。真正科学的做法,是分阶段精准投喂:后备期重视纤维素和肠道健康,妊娠期控制背膘防难产,哺乳期则重点补足优质蛋白与矿物质。不是为了“多产”而竭泽而渔,而是让母猪“能一直好好产”。
第三是精细化管理。建立每头母猪的繁殖档案——产仔数、断奶数、断奶发情间隔、胎次表现——这些记录不是摆样子的,而是我们管理决策的好帮手。一旦发现某头母猪连续两胎产仔表现下降,就要及时分析是营养问题、精液问题,还是母猪本身已到淘汰节点。通过这些细节干预,避免“硬撑到不能撑才淘汰”,最大限度地延长母猪高效生产周期。
我们身边就有不少踏实经营的猪场,通过关注这些“隐藏指标”实现了实实在在的盈利。有的场虽然PSY没有冲得很高,但通过降低母猪淘汰率、提升健仔比例,稳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比如有个五百头母猪的场,之前每年淘汰率接近40%,后来他们把重心放在母猪体能管理和种群优化上,淘汰率逐渐控到了26%左右。别小看这十几个点的变化,一年下来少引进三十多头后备母猪,不仅引种钱省了,猪群稳定性也明显提高,整体效益反而上了一个台阶。
养猪进入微利时代,拼的早已不是“一窝能生多少”,而是“一头母猪能稳健地生产多久”。对我们养殖户来说,引种时不只要问“PSY多少”,更要问“这猪能用几年”“后代整齐度怎么样”;日常管理中,不盲目追求单产数字,更要关注母猪体能恢复、仔猪健康度。再漂亮的PSY,如果母猪用一两年就废了、仔猪弱得离不开奶粉,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可持续的高繁殖力,才是猪场应对行情波动、保持稳健盈利的底牌。让我们一起把“一时的高产”变成“长期的好收益”——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养法。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