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是影响生猪运输损耗的关键因素!降低运输过程中猪只的热应激风险
点击↖硕腾猪业关注我,加★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错过硕腾猪业消息,请将“硕腾猪业”公众号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在美国,约0.7%的商品猪在运输途中会出现受伤、无法站立或死亡的情况。多项研究表明,运输损耗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装卸操作规范、装载密度、路况质量、驾驶方式、运输距离、环境温度、通风条件、是否实施喷淋降温(应对高温天气),以及卡车装货后至目的地卸货间的停靠时长等等。

多项跨大陆研究显示,环境温度是影响生猪运输损耗的关键因素。美国数据显示,当气温超过20℃时,6-9月间的运输死亡率显著上升。以出栏猪为例:在30-33°C环境下运输的死亡风险,比12-26°C时高出40%(即1.4倍)。
为什么猪易发热应激?
猪的汗腺极少,无法分泌足量汗液实现蒸发降温(即汗液在体表蒸发带走热量)。加之猪肺容量与体型比例失衡,喘气散热效率低下——虽在过热时会喘气,但收效甚微。这些缺陷再叠加皮下厚厚的脂肪形成的隔热层,三重阻碍使猪体表散热困难,因而极易出现体温过高和热应激。
降低运输过程中热应激风险的应对措施
关于如何降低运输过程中高温、热应激和其他天气相关事件相关风险的详尽最新信息,请参阅《运输质量保证 (TQA) 手册》8.0版,该手册可在线免费获取。密歇根州立大学推广部强烈建议所有运输生猪的猪肉生产商完成TQA在线培训,该培训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以下总结了一些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措施,无论是运输一头大型生猪还是400头小型生猪,尤其是在春末和夏季气温和湿度持续升高的月份,生猪运输商都应考虑这些措施:
运输途中的热应激应对措施
以下总结了一些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措施,无论是运输一头大型生猪还是400头小型生猪,尤其是在春末和夏季气温和湿度持续升高的月份,生猪运输商都应考虑这些措施:
请选择清晨或傍晚运输,避开高温时段;
开启卡车通风口,解除所有通风槽挡板;
装猪环节谨防应激:分批装载(育肥猪每批3-5头),优先使用挡猪板,保持环境安静,确保装载坡道坡度≤20度。如遇有皮肤红斑、肌肉震颤、行动迟缓、肢体僵直或张口呼吸任一症状的猪只禁止装车;
确保装载密度符合标准:136公斤育肥猪至少需0.46-0.56平方米空间;
高温天气垫料用量减至50-200磅/车次,优选木屑替代稻草——后者蓄热性强易加剧闷热;
严格压缩装卸时长,避免停靠卡车短时间内形成高温环境;
气温超26.7℃时,装车前后用大颗粒水珠(禁用雾化喷淋)冲洗猪体5-10分钟,促进汗液蒸发散热。切忌过度喷淋,否则车厢易形成高温蒸笼效应;
运猪卡车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必须保持行驶状态才能有效通风。中途停靠仅限加油操作,严禁超时滞留;
提前与目的地确认抵达时间,确保到站后可立即卸猪或安排分流周转;
务必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改道、事故或交通滞留;
若因故障或路况停车,驾驶员需将拖车转移至遮阴通风处,立即对猪只冲淋降温。极端高温下若水源不足,可紧急协调消防车支援喷淋作业。
原文链接:https://www.nationalhogfarmer.com/hog-health/minimizing-the-risk-of-heat-stress-in-pigs-during-transportation
点击下方小程序码,免费猪病问诊
往期内容回顾
点个在看再走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