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猪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后备猪驯化策略(摘译)

01

引言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喘气病,是养猪业中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与仔猪断奶时的感染状况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后备猪被认为是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后备猪喘气病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对于猪场整体的喘气病防控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后备猪喘气病驯化的各种策略,为猪场的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02

背景

仔猪在出生时肺炎支原体病原呈阴性,因此其感染的最大可能性出现在分娩和哺乳期间。相关研究表明,后备和青年母猪的排毒量要高于胎龄高的母猪,因而当母猪进行第一胎分娩时,被视为切断肺炎支原体排泄的关键节点。在临床和实验情况下,第一胎母猪的感染重复值Rn值分别为0.56-0.71和1.16-1.28,且感染猪持续带菌时间可长达214天。鉴于青年猪感染比例高、感染重复值低,但带菌时间长的特点,做好后备猪的驯化工作成为防控猪支原体肺炎的关键环节,控制好感染源头对喘气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03

支原体肺炎健康状况

1.感染风险因素

断奶仔猪感染风险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后备猪更新率高

2.诊断方法

诊支原体肺炎需要将抗体和抗原检测结合起来分析。在支原体肺炎病原检测中,对于选择哪一部分呼吸道样本进行检测,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整体认为,活体采集时以喉、气管支气管拭子为宜;屠宰采样时最好采集肺脏和支气管拭子。

3.跟据感染情况不同对猪场进行分类


04

疾病控制

1.疫苗使用情况

目前使用的疫苗以全菌灭活疫苗或毒素为主,通过佐剂加强免疫效果。活疫苗目前仅在少数地方使用,包括墨西哥和中国。

2.母猪免疫研究的相关文章


不同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母猪免疫方案。例如,Yeske建议后备猪在进入隔离舍前1周和3周进行免疫,母猪进行季度免疫;Altnoso则建议后备猪在55日龄和220日龄免疫,经产母猪在分娩前15天免疫。

3.后备猪的驯化策略

后备猪驯化,特别是在场外引种和引进阴性后备猪时尤为关键。以下是根据种猪群和引进后备猪的不同状态制定的驯化策略:

结论




在欧洲和北美,疫苗免疫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后备猪喘气病驯化方式。

调查显示,欧洲有58%的猪场采用疫苗驯化,其次是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相结合的驯化方式,但仅有25%的猪场会通过ELISA和PCR检查驯化效果。在北美,由于人们认为自然感染速度过慢,还会使用病料(如肺脏组织和气管饲喂)进行驯化。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聚焦于进一步优化后备猪的驯化策略,提高驯化效果的评估准确性,研发更加高效的疫苗和免疫方案,以及深入研究支原体肺炎的传播机制和防控措施,以更好地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