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猪3900万头:是魔咒还是救赎?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回忆起2016年的行情,许多从业者依然记忆犹新。那一年2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760万头,创下多年新低,随后猪价开启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当时自养猪每头盈利从600元涨到900元,这样好的利润水平在养猪行业历史上确实难得一见。如今,2025年已近尾声,能繁母猪存栏仍徘徊在4000万头以上,养猪人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个曾经带来丰硕回报的3900万头平衡点,何时能够重新到来?

一、美好回忆:2016年的高光时刻
回顾2016年,那是养猪行业少有的高光时刻。当时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760万头,同比下跌8.5%,生猪存栏量也下降到3.67亿头,同比减少5.9%。这种深度去产能的背后,是前两三年生猪养殖行业持续低迷的结果。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约有500万养殖户退出市场,连续三年的行业亏损和环保整顿淘汰掉了大部分养殖户。
产能的去化带来了价格的飞涨,2016年3月,猪价同比涨超60%,突破2011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中国生猪预警网数据显示,当时瘦肉型猪出栏价达19.9元/公斤,猪粮比价平均水平涨至10.4:1,远超4.4:1的盈亏平衡线。养殖利润随之水涨船高,头均盈利可达900元,这么高的利润历史上从没出现过。当时,猪料比价涨至7.42:1,持续处于红色预警过高盈利区。
二、现实困境:产能过剩的沉重压力
转眼来到2025年,情况截然不同。今年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38万头,虽然较前几个月略有下降,但仍高于3900万头的平衡点。高存栏量直接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猪价持续低迷,养猪业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挣扎。
与2016年猪粮比价高达10.4:1的辉煌相比,2025年的猪粮比价一度跌至4.71:1,明显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养殖户面临全面亏损压力。这样的对比令人唏嘘,2016年是"短短1个月之内,自养猪每头盈利已从600元涨到900元",而2025年则是"外购仔猪养殖模式年均盈利为负值"的艰难局面。当前养猪业正经历着产能过剩带来的阵痛,许多养殖户在微利和亏损之间艰难维持。
三、历史镜鉴:3900万头的平衡意义
从历史数据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一直是猪周期演变的核心指标。2015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曾降至3899万头,为五年来的最低点,当时这个数字已突破农业部规定的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4800万头的警戒线。那一轮产能去化带来了猪价的显著回升,2015年7月底,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接近24元/公斤,较3月初涨幅超过三成。业内心照不宣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通常被视为新一轮"猪周期"上涨信号。
从历史数据看,能繁母猪产能去化8%以上,足以带来新一轮周期上涨。2024年4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为3986万头,相比2022年12月份高位的4390万头,下降9.20%,相比2021年6月份高位的4564万头,下降12.66%,这些数据都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效率提升:新平衡点的形成
如今的养猪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效率的提升正在重塑产能平衡点。随着行业规模化与专业化提速,头部企业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政策同时要求头部猪企暂停扩产,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例如PSY指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从几年前的18左右升至22以上。这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能繁母猪,能够提供更多的市场供应,这也是2024年农业农村部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下调至3900万头的重要原因。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出栏体重的增加这两个关键因素,使得更少的能繁母猪就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行业进步的重要体现。
五、回归之路:产能调减的曙光
养猪业能否迎来转机,关键在于产能去化的速度和深度。根据养殖周期,当前能繁母猪存栏理论上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如果产能能够逐步向3900万头的平衡点靠近,养猪人就有可能等来行业整体盈利的回归。政策调减100万头母猪,相当于现有存栏的2.5%,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始。
回顾2016年的情况,能繁母猪及生猪存量持续下降,意味着生猪供给偏紧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其高价位和高利润很可能将一直延续。国家发改委曾指出,从生猪生产周期看,生猪价格居于高位,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是过去三年生猪价格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整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调动养殖户积极性。
六、理性应对:养猪人的生存智慧
面对当前困境,养猪人需要保持理性,提高风险意识。2016年猪价高企时,国家发改委曾建议生猪养殖场户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补栏。这一建议在今天同样适用。业内专家也提醒养猪户,要把握好生猪价格稳健的大好机会,合理规划。无论猪价是涨是跌,都不要盲目跟风,以往卖跌不卖涨让不少养猪户损失惨重。养猪业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行业,调整存栏结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定要保持理性,具有前瞻性。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养殖户更需要沉着冷静,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能繁母猪存栏量能够逐步回归到3900万头的平衡点,再加上行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养猪业定能迎来新的曙光。回顾2016年,养猪业也曾经历辉煌,当时猪粮比价高达10.4:1,远超盈亏平衡线。当前行业虽然面临挑战,但随着产能的逐步调整和行业结构的优化,相信养猪业会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对于坚守在养猪行业的人们来说,春天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重要的是保持信心,做好当下,共同迎接行业的新机遇。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