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山东的“30公斤线”,湖南又划下一道“警戒线”!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推出生猪调运新政策,继山东省于八月起实施严格的“点对点”调运管理后,湖南省也于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从2025年12月1日起,对外省调入生猪实行更为严格的备案管理和指定通道制度。这一系列政策的推进,标志着我国动物疫病分区防控进入实质性阶段,也对广大养殖户的日常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调运门槛提高,流程更规范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通知,从今年12月开始,只有外省的种猪、仔猪,以及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湖北、贵州、重庆等地的屠宰用生猪,才能通过“点对点”备案方式进入湖南。所谓“点对点”,即调出方与接收方必须提前完成信息登记和备案,实现调运全程可追溯。

与此同时,所有运猪车辆必须经由湖南省公布的29个指定检查站入境,接受现场查验。合规车辆可扫码快速通行,但如果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则必须接受非洲猪瘟病毒抽检。未经指定通道检查并盖章的生猪,一律不得接收。这一政策旨在堵住监管漏洞,杜绝绕道运输、逃避检疫的行为。









二、湖南市场举足轻重,调运监管不容松懈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生产和消费省份,猪肉产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24年湖南猪肉产量达455.2万吨,净调出生猪约250万头,跨省调出猪肉25.2万吨。2025年上半年,活猪调出量同比增长10.2%,猪肉调出量增长17%。尽管本地产能充足,湖南仍需要从湖北、四川等地调入部分生猪,以满足湘北、湘西等山区的消费需求。

湖南市场的“吞吐量”之大,使其调运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周边省份的猪价走势。此次收紧调运口径,一方面是为了防控非洲猪瘟等疫病传播,另一方面也将重塑区域猪价格局。









三、哪些地区受影响最大?


从政策范围来看,中南区五省及湖北、贵州、重庆等地仍被允许向湖南调运屠宰用生猪,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他未列入“点对点”范围的省份,尤其是以二次育肥为主、出栏体重偏大的地区,如江西、湖北部分地区,可能会面临猪价下行压力。

整体来看,有备案资质、合规运营的养殖企业和调运主体仍能继续参与湖南市场,而未纳入备案体系的散养户或中小场户,将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









四、调运实操指南:四大要点避免违规


面对新规,调运从业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提前规划路线,严格遵循指定的29个入湘通道,不得擅自绕行。二是熟练使用“牧运通”APP进行电子检疫申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升通关效率。三是配合检查站执行“四必查”,即查验检疫证明、牲畜耳标、车辆备案和健康状况,做到“逢车必查、逢猪必检”。四是注意运输时间控制,超过8小时需接受非洲猪瘟抽检,建议合理安排中途休息,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风险。









五、从“运活猪”到“运猪肉”,从分散到集中


湖南的调运新政并非孤例。早在今年8月,山东就已出台类似政策,禁止30公斤以上的外省育肥猪调入,仅允许种猪、仔猪和屠宰用生猪进入。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也正式实施《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要求各地检查站24小时值守,推进信息化监管和全程可追溯。

这些政策的密集落地,反映出国家层面推动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的决心。短期来看,严格的检查流程可能会增加调运时间和成本,部分地区猪价可能出现波动。但从长远看,这将促进养殖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方向发展,降低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

在当前政策环境下,养殖户应主动适应变化,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严格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的自检工作,确保检疫证明、耳标等手续齐全,避免因小失大。其次,中小型养殖场可以考虑加入合作社或行业组织,通过集体调运降低个体成本,提升市场议价能力。此外,要密切关注电子检疫证明的推广进程,尽早熟悉线上申报流程,为全面数字化监管做好准备。









湖南生猪调运新规的出台,是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虽然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适应压力,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这将推动养殖业走向更规范、更安全的轨道。作为养殖一线的从业者,唯有主动了解政策、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实现稳健经营。希望大家早做准备,顺利过渡,共同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养猪事业。

点赞

收藏

分享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每吨降100元!这轮调价不只是“降成本”这么简单

当猪价暴跌时,新“公司+农户”模式能替你扛多少?

仔猪价飙 20%!补栏该冲还是等?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