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引怀孕母猪的蓝耳防控策略
(1) 外引的怀孕母猪是否来自同一猪场(多批次引种,均来自同一猪场);
(2) 外引的怀孕母猪到场后蓝耳检测抗原情况,抗体阳性率和离散度;
(3) 外引的怀孕母猪怀孕期多少天,是否各个怀孕日龄都有;
(4) 场内是否有经产母猪,外引怀孕母猪和经产母猪的比例。
猪场引进怀孕母猪,如果是从多个猪场引种,也就是多源头引种。多源头引种很难做到全部蓝耳双阴。而且不同母猪携带的蓝耳毒株不同。汇聚到猪场后,在定位栏就有出现互相排毒感染的风险。各源头的母猪,体内的抗体只能对自己携带的蓝耳毒株有保护,但对其它场母猪传播的蓝耳病毒抵抗力一般不强(同源性不同)。如果有一个源头的怀孕母猪处在蓝耳活跃期,到场后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流产。
通过运输应激,怀孕母猪到场后,可能出现蓝耳排毒。所以引进的怀孕母猪,到场后采血检测抗原抗体就很有必要。
抗原阴性,只能说明当前猪群没有病毒血症,不代表后面几天没有或者之前在引种场没有病毒血症和排毒。抗体检测主要看离散度,阳性率高,且离散度高,则可能在1个月前有过蓝耳活跃,要求对10%~20%的引入母猪采血检测。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率30%以下,离散度可以稍高;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率30%~70%,离散度要低于50%;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率70%以上,离散度要低于30%。抗体阳性率越高,离散度越大,说明可能出现过蓝耳活跃。
蓝耳阳性怀孕母猪,出现垂直传播的阶段一般是在怀孕60天之后,部分高致病性毒株可能在50天上下就出现垂直传播。引入怀孕80天以上的母猪,可能在引种场就已经出现垂直传播了。所以要确保仔猪的安全,怀孕母猪的引入窗口期一般是怀孕30-60天的这一个月时间。
引入怀孕母猪,最好是全进全出。如果场内有多个批次的母猪,“经产”母猪所建立的蓝耳优势毒株和免疫水平,可能会被后引入的怀孕母猪打破。外引的怀孕母猪总量超过“经产”母猪体量的1/3,势必会破坏这一免疫平衡。
外引怀孕母猪,我们的防疫目标①让进场的怀孕母猪不会在剩下的怀孕期出现流产疫情(包括大量死胎);②仔猪好养,断奶仔猪蓝耳最好双阴。
针对上面的目标的预防思路:
(1) 最好引种怀孕30天-60天的怀孕母猪,不引高怀孕日龄的母猪。
(2) 要有自己的蓝耳评价要求。引种怀孕猪到场后采集10%~20%的母猪血清,做抗原抗体检测。要求:蓝耳抗原阴性,抗体阳性率最好不超过30%。如果阳性率超过50%,离散度要小于30%。
(3) 引种前7-10天,给场内的母猪,饲喂20%爱乐新,至少1000g/吨料的剂量,或者单独个体给药2.5g/头/天。引入怀孕母猪后,引入的母猪单独栋舍,前7-10天,饲料中添加多维、磺胺药以及20%爱乐新1000g/吨料。保证引入怀孕母猪后,猪场不会出现互相排毒传染,不出现流产和大规模死胎的情况。
(4) 外引的怀孕80天以上的母猪,单独一栋产房饲养。上产床后,哺乳料中添加20%爱乐新3g/头/天,直至采食量达到7kg以上。预防母猪在产房蓝耳排毒,并传播给仔猪;减少仔猪支原体和胞内劳森菌的感染;减少因蓝耳导致母猪三联症等。
(5) 如果要售卖30斤的保育猪,或者断奶后无法及时售出的保育猪,则在断奶的前14天,使用爱乐新保健。20公斤教槽料中添加多维、20%氟苯尼考、20%爱乐新20g。最好前14天饲喂水料,水料比3:1。
鉴于外引怀孕母猪的复杂性(可能多源头引入),再免疫蓝耳活疫苗,只会增加发病风险和场内蓝耳毒株的数量,增加防控难度。且疫苗免疫需要在母猪群没有蓝耳波动(没有病毒血症和排毒)的情况下进行,毕竟疫苗作用是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
关注客服微信号获取更多资讯

客服微信号 : 13482759896
手机号:13482759896
视频号:伊科拜克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