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猪漂流堵塞河道!已扑杀10万头!麻省理工启动非瘟疫苗开发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非洲猪瘟阴云笼罩越南全境,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最新通告,疫情已如野火般蔓延至全国34个省市中的33个,累计报告疫点超过970处,波及全国超过21%的社坊。截至8月初,因感染被扑杀的生猪数量已突破十万头,仅7月31日单日,7个省份的10个乡镇就新增扑杀2300余头。更令人忧心的是,7月的扑杀量竟比6月激增近四倍,疫情升级之势触目惊心。

image.png

目前,全国仍有30个省市的540余个社坊处于疫情活跃期(未满21天安全观察期)。高平、宣光、广治、富寿、广义等省份成为疫情爆发的“重灾区”,感染数陡增。尽管河静市、胡志明市、芹苴市和金瓯省暂时未报新疫点,但在全国疫情高压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防控困局:意识淡薄与监管缺位

疫情反复难控,深层症结在于部分养殖群体风险意识薄弱与基层防疫体系脆弱并存。许多小型散养户心存侥幸,既未落实基础免疫,更出现随意丢弃病死猪甚至违法售卖病猪肉的恶劣行径。在疫情肆虐的村庄,警示标识缺失,市场猪肉交易如常,防疫防线形同虚设。

image.png

与此同时,基层兽医力量严重不足,疫情监测、处置效率低下。异常天气频发、持续暴雨及台风侵扰,进一步助长了病毒扩散。更堪忧的是监管的“黑洞”——全国6700多个小型屠宰点中,竟有超过70%属于无证非法经营。这些场所宰杀、贩运未经检疫的猪肉,成为病毒流通的温床。虽然谅山、富寿等省对违法行为进行了起诉或罚款(如富寿省一例700万越盾处罚),但惩处力度远不足以震慑猖獗的非法活动。

疫苗推进迟滞,未来挑战重重

被视为重要防线的疫苗推广,进程亦步履蹒跚。目前全国仅约100万头生猪完成接种,不到总存栏量(约3000万头)的3.5%。大型养殖场虽在积极推动免疫接种和升级生物安全措施,但占主体的众多小养殖户却普遍观望,对疫苗效果疑虑重重。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正考虑将非瘟疫苗纳入强制免疫范畴,并同步加强对屠宰环节的管控,严厉打击病猪肉交易。

image.png

十万头生猪的损失,是无数养殖家庭心血的湮灭,更是对越南生猪产业根基的剧烈冲击。从疫情重灾区高平、广治等地的教训可见,基层防控一旦失守,疫情便会如洪水般肆虐。

全球排名第一的大学要开发非洲猪瘟疫苗

长期占据全球大学排名榜首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不仅在工程与计算机领域享负盛名,其疫苗研发实力同样处于世界前沿。该校正将顶尖的mRNA技术、纳米颗粒递送系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向一个棘手的农业难题发起挑战——研发高效安全的非洲猪瘟mRNA疫苗。

image.png

领导该项目的陈建柱教授坦言,非洲猪瘟病毒因其庞大的基因组和复杂的多重感染机制,传统疫苗难以攻克。他的实验室凭借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积累的深厚基础,三年前受美国农业部委托,转向这项关乎全球生猪产业的重要研究。

项目采用前沿的“逆向疫苗学”策略,利用脂质纳米颗粒(LNP)精准递送编码病毒关键抗原的mRNA。陈建柱强调,基于mRNA的平台具有独特优势:一旦核心递送技术成熟,其生产成本显著低于传统疫苗;更关键的是,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毒株,更新疫苗配方将更快、更经济。

作为MIT生物系教授及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核心成员,陈建柱团队在免疫学与创新疫苗领域建树颇丰。此次跨界农业动物疫病防治,彰显了MIT顶尖科研力量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决心与能力。这项由美国农业部资助的攻关,若获成功,将为全球生猪养殖业筑起一道高科技防线。






来源:越南语学习平台、baovanhoa.vn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猪舍变成“毒气室”该怎么办?

龙门难越,再苦一苦散户?

豆粕不足恐惧症,今天终于要治好了!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