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化养猪生产:关键因素与参数设定指南

点击↖硕腾猪业关注我,加★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错过硕腾猪业消息,请将“硕腾猪业”公众号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一、批次生产的基本概念


批次化养猪生产是一种将母猪群体按照固定时间间隔分组管理的生产方式,通过同步配种、分娩和断奶等关键环节,实现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图片


二、批次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1、硬件条件限制:分娩单元栏位数量;配怀定位栏数量;GDU(配种妊娠舍)规模;保育和育肥舍容量。


2、主流批次模式比较


图片


28天批次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因其具有以下优势:最大程度降低转群频率;更有利于疾病控制;简化生产管理流程;提高销售计划性


三、批次生产参数计算


1、存栏批次数计算(以28天批次为例)

存栏批次数=(妊娠日龄114天+哺乳日龄21天+断配间隔7天)/批次模式28天

=142/28           

=5.07批


实际生产中:

配怀舍存栏:4批次

分娩舍存栏:1批次


2、年批次数量计算

年批次数量=365/批次模式28天           

≈13批次/年


四、批次生产的效益分析


批次化生产追求均衡生产,可带来多方面效益:


1、成本控制方面:降低基础母猪存栏量;减少后备补充量;优化饲料和药品使用效率


2、生产管理方面: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便于实施标准化操作


3、经济效益方面:在指标稳定的前提下可提高员工收入;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突破;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五、实施批次生产的关键要点


1、精准的配种计划:确保每批次配种数量稳定,控制返情率和空怀率;


2、科学的栏位管理:根据批次规模设计栏位数量,确保各阶段栏位周转顺畅;


3、严格的生物安全:批次间实施全进全出,彻底清洗消毒空栏;


4、数据驱动的决策: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系统,定期分析关键生产指标。


六、结语


批次化养猪生产是现代养猪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科学选择批次模式、合理设定控制参数,并配合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改善猪群健康状态。28天批次模式因其在疾病控制和生产管理方面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所采用。


实施批次生产需要全面考虑硬件条件、生产目标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建议养猪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批次生产方案,并持续优化关键生产指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来源:小猪倌学养猪

点击下方小程序码,免费猪病问诊


往期内容回顾

              点个在看再走吧~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