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所以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每个养殖户所关心的问题,仔猪的体质较为脆弱,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及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猪场整体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饲养才能降低其死亡率呢?
1.好的分娩环境和母猪产前饲养
母猪分娩前,提前一周清扫产房,做好消毒工作,减少仔猪感染细菌、病毒的几率,保证温度变化不要太大,为了预防仔猪出生后感染,临产母猪进产房时全身清洗干净,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物全身喷洒。怀孕母猪在临产前应逐渐减料,临产前三天喂容易消化的饲料,有利分娩,防止母猪便秘或产后乳汁过浓,仔猪吃了高浓度乳汁会发生下痢,避免增加死亡率。
2.仔猪出生后保温和吃初乳
用准备好的消毒毛巾及时擦干仔猪身上粘液,放入保温箱内,保温箱内温度保持33~34°C,仔猪与母体脱离后,外界的环境温度低于仔猪在母体内的温度,所以容易造成仔猪受凉感冒。做好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仔猪出生后辅助其尽早吃初乳,早吃初乳能够及早地获得免疫力,维持和产生体热,增强抗寒抗病能力,做好固定乳头工作,保证每只仔猪都能吃到,在产后六小时内吃足初乳。
3.仔猪饲喂和断奶
仔猪出生后2-3天开始剪牙和断尾,补充铁、硒。3-5天开始让其饮用清水,5-7天开始补料,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补料后仔猪更需要清洁饮水,不然会拒绝采食。在仔猪25天左右给其断奶,断奶前2-3天减少仔猪与母猪的接触,使仔猪多吃料少吃奶,断奶前后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抗应激药物,避免仔猪应激发生腹泻下痢、食欲减退等症状。
影响仔猪成活的因素有很多,注意做好防护,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养殖收益。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