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 通过疾病控制最大化后备母猪价值
点击↖硕腾猪业关注我,加★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推送。为了不错过硕腾猪业消息,请将“硕腾猪业”公众号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通过疾病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后备猪驯化方案原则
克莱顿·约翰逊,迦太基兽医服务
一、后备母猪驯化的重要性
后备母猪性能决定种猪场的整体表现:
后备母猪在所有胎次中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占比最高
其分娩率常作为全场分娩率的上限
后备母猪的总产仔数影响整体繁殖成绩
后备母猪驯化影响育肥场表现:
呼吸道疾病可由后备母猪传播给仔猪
后备母猪更频繁地排出病原体
初乳量较少,影响仔猪免疫力
二、驯化与培育的定义
后备母猪驯化(Acclimation):通过免疫准备保障其自身及仔猪健康。
后备母猪培育(Development):为繁殖过程进行繁殖准备。
三、驯化目标与原则
目标:在首次配种前,使后备母猪从易感转变为免疫抗性状态。

原则:提前暴露于病原,确保在配种前完成感染与恢复。
控制排毒,减少临床疾病。
断奶后地方性病原体控制为最终评估指标。
四、主要病原体
包括:PRRS、PCV2/3、支原体、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五、驯化策略
活体暴露:优先使用栏舍混养方式,提高暴露效率。
疫苗接种计划:细小病毒、钩端螺旋体、丹毒、猪流感、PCV2等疫苗按时间节点接种。
返饲计划:使用仔猪腹泻物或组织进行早期暴露。
六、PRRS驯化关键措施
明确PRRS目标状态(从阳性到阴性)
若未清除野毒,需快速暴露后备母猪
使用MLV疫苗可降低病毒载量和排毒时间
暴露方式推荐感染猪血清肌肉注射,剂量可用QPCR调整
暴露后可考虑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辅助控制
七、驯化效果评估指标
后备母猪分娩率 >93%
木乃伊胎率 <0.3/窝
出生和断奶时PRRS检测阴性
发情率、配种率、总产仔数等繁殖指标达标

八、人员与资源配备(以5000头母猪场为例)
1名全职GDU员工,具备领导力和动物评估能力
1–2名兼职助理,负责疫苗、选择、标记、公猪接触等
经理每周参与1–2次关键管理环节
九、后备母猪流管理
从断奶到选种、配种的全流程管理
选种率目标:60–95%不等,依据繁殖体重分级
推荐在135公斤体重时配种,240日龄未发情使用PG600

十、驯化计划建议
尽早开始驯化,越早越好
针对特定病原体制定计划
使用70日龄的种猪作为暴露源
优化健康管理资源(疫苗、药物、营养、环境)

十一、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理想驯化不总是可行,应考虑胎次分离、批次生产(如4周或5周批次)
断奶后P1代仔猪应分流管理
优化母猪场与育肥场的“后备母猪”配置
十二、总结
后备母猪驯化是猪群健康管理的基石,需系统性规划与执行。通过科学暴露、疫苗接种、人员配置和流程管理,确保后备母猪在繁殖前具备免疫抗性,从而实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最大化。
来源:李曼养猪大会
点击下方小程序码,免费猪病问诊
往期内容回顾
点个在看再走吧~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