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破7,一猪难求了?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近期,生猪市场迎来一波久违的上涨行情,不少地区价格突破七元大关,让不少养殖户感到振奋。尤其是北方多地,标猪、中猪价格一路走高,南方产区也紧跟步伐,一周之内每公斤涨幅高达一块五,全国猪市仿佛一夜之间“红火”起来。这样的涨势,是否意味着市场真的进入“一猪难求”的阶段?我们不妨从供需两端细细看来。

供应收紧,大猪走俏

从供应来看,尽管前期行业持续推动去产能,但整体进度偏缓,市场供应压力并未真正缓解。不过最近两月以来,产能去化略有提速,尤其大猪存栏明显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养殖端普遍采取降体重策略,控制二次育肥,导致大猪出栏集中;另一方面,标猪与肥猪价差出现倒挂,也促使大猪提前流入市场。如今随着天气转凉,市场对肥猪需求上升,标肥价差重新拉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每公斤一元以上,这进一步刺激了二次育肥的积极性。

需求回暖,屠宰提量

需求方面,虽然整体猪肉消费未见爆发式增长,但随着气温下降和节日临近,终端消费有所回暖。屠宰企业采购量逐步上升,部分企业甚至提价收购。同时,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也让猪肉的“性价比”优势更加突出,进一步拉动了市场消费。此外,前期南方部分地区因猪病影响出现的抛售潮已逐渐平息,市场猪源回归平稳,供应节奏趋于正常。

二次育肥热情高涨

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二次育肥”成为不可忽视的推动力。不少养殖户看好后市,积极补栏,尤其瞄准体重在350斤以上的大猪。目前这类大猪报价较高,部分地区400斤以上的大猪已触及七元每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二次育肥本质上是将当前的供应压力向后推迟,并未真正减少市场总供给。如果后期价格出现波动,这批大猪集中出栏,可能对价格形成压制。

理性看待,防范风险

当前市场情绪虽然乐观,但也伴随风险。一方面,生猪整体存栏量仍处高位,产能去化尚未完成;另一方面,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大猪后期料肉比低,若价格不能维持,养殖户可能面临亏损。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二次育肥户普遍较为理性,随着价格上涨趋缓,补栏节奏也有所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未来恐慌性出栏的风险。

对于广大养殖户而言,面对这轮价格上涨,既要把握时机,也要保持清醒。合理安排出栏节奏,不要盲目压栏赌后市,应根据自身养殖成本和猪群结构作出决策。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防范疫病风险,确保猪群健康,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根本。

猪价回暖,无疑给经历长期低迷的养殖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意。但行业复苏非一日之功,真正的拐点,仍需等待产能实质性去化与消费持续回暖的共同推动。愿每一位坚守的养猪人,都能在这一轮行情中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农兜小程序

⇩⇩⇩


如在小程序使用中有任何建议和反馈,欢迎后台留言。

期待与您面对面地交流!



往期回顾


别让‘无害化处理’成了幌子!200头堆放的死猪只是冰山一角

冲6了!猪价迎来报复性上涨?

猪瘟肆虐的终结?新型基因编辑猪诞生的背后


农兜&猪兜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对于猪兜原创文章,其他平台在转载时务必注明出处。特别说明的是,未经允许,禁止对猪兜特别说明的文章进行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刊登的所有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如有不妥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同时请添加官方微信号:smil13121487481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